祇此趣盐梅

出自:宋代·袁说友《和唐英韵》

拼音:[zhǐ,qí][cǐ][qù,cù][yán][méi]

平仄:平仄仄平平

客久催归驭,愁牢爱大杯。
骊驹勤咏叹,行李尚淹回。
皇甫有书至,盖公何日来。
巾车莫濡滞,祇此趣盐梅

查看原文

注释

【盐梅】1.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 2.调和;和谐。 3.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4.白梅的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祇】

祇【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同示,地神。《說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

安也。《詩·小雅》壹者之來,俾我祇也。《註》壹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大也。《易·復卦》不遠復無祇悔。《韓康伯云》祇,大也。旣能速復,是無大悔。

《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以爲音支。今杜詩韓詩或書作秖,从禾从氏,而俗讀曰質者,非也。《玉篇》秖,竹尸切。《廣韻》秖,丁尼切。皆註曰:穀始熟也。

通作圻。《左傳·昭十二年》是以獲沒於祇宮。《馬融云》圻內游觀之宮。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趣】

趣【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七句切,音娶。《說文》疾也。《博雅》遽也。《廣韻》趣向。《易·繫辭》變通者,趣時者也。《詩·大雅》左右趣之。《音義》趣,七喻反。《傳》趣,趍也。《箋》左右之諸臣,皆促疾於事。《朱傳》趣之,趣向也。

《孝經序》會五經之指趣。

《梵書》蚊蚋小蟲之屬名諸趣。

《集韻》《韻會》此苟切,音㔌。《書·立政》趣馬。《傳》趣,七口反。掌馬之官。《詩·小雅》蹶維趣馬。《箋》掌王馬之政。《疏》七走反。《周禮·夏官·趣馬註》趣馬,趣養馬者也。

《集韻》趨玉切,音促。《禮·月令》乃趣獄。《史記·項羽紀》數使使趣齊兵。

《前漢·灌夫傳》局趣效轅下駒。《註》應劭曰:局趣,䠞小貌。

《廣韻》側九切。與棷同。夜戒守有所擊也。

《集韻》將侯切,音陬。義同。

與趨通。《禮·月令》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本又作趋,音促。《周禮·地官·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

《韻補》叶千切,意也。《張衡·東京賦》奢不及侈,儉而不陋。規遵王度,動中得趣。李善本作趍,音同。

【盐】

鹽【亥集下】【鹵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閻。《說文》鹹也。古宿沙初作,煮海爲鹽,河東鹽池,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周禮·天官·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賔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註》苦鹽出於池,鹽爲顆未鍊治,味鹹苦。散鹽卽末鹽,出於海及井,幷煑鹻而成者,鹽皆散末也。形鹽卽印鹽,積鹵所結,形如虎也。飴鹽以飴雜和,或云生戎地,味甘美也。《禮·內則》卵鹽。《註》大鹽也。《正字通》鹽種類非一,或出於鹵地,或出於井,出於崖,或出於石,出於木。

《史記·天官書》臯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凌雜米鹽。《正義曰》凌雜,交亂也。米鹽,細碎也。

澤名。《史記·大宛傳》于闐之東,水注鹽澤,潛行地下,則河源出焉。

白鹽,山名。在四川夔州,南連赤甲山。《杜甫詩》赤甲白鹽俱刺天。

國名。《山海經》鹽長之國。

無鹽,古國名。

地名。鹽城,在蒲州安邑縣。一名司鹽城。《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

《前漢·地理志》無鹽縣,屬東平郡,海鹽縣,鹽官縣,屬會稽郡。

牛兩膁上曰陽鹽。《甯戚相牛經》陽鹽欲得廣。

金鹽五加皮別名。

姓。《魯國先賢傳》有北海相鹽津。

毋鹽,複姓。齊毋鹽邑大夫之後。

無鹽,古之醜婦人。

《廣韻》《集韻》《正韻》以贍切,音豔。《廣韻》以鹽醃物也。《禮·內則》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

同豔。《禮·郊特牲》君親誓社,以習軍旅,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註》流,猶行也。行田也。鹽,讀爲豔,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豔之,觀其用命不也。

曲之別名。凡歌詩謂之鹽者,謂如吟行曲引之類也。《古樂府》有昔昔鹽,神雀鹽,黃帝鹽諸名。。

【梅】

梅【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

《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䕩,似杏實酢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从二杲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