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颒慰颡泚

出自:元代·袁桷《次韵瑾子过梁山泺三十韵》

拼音:[sān][huì][wèi][sǎng][cǐ]

平仄:平仄仄仄仄

大野猪东原,狂澜陋左里。
交流千寻峰,会合百谷水。
量深恣包藏,神静莫比拟。
碧澜渺无津,绿树失其涘。
扬帆鸟东西,击楫鸥没起。
长桥篙师歌,短渡贩客止。
天平云覆幕,湾回路成砥。
鹰坊严聚屯,渔舍映渚沚。
柳丝翠如织,荇带组交薿。
出日浮钲金,明霞纡绶紫。
一歃浇肠回,三颒慰颡泚
高桅列鱼贯,远吹生凤觜。
前奔何无休,后进复不已。
绕如林乌旋,疾若坂马驶。
飘飘愧陈人,历历见遗趾。
流移散空洲,崛强寻故垒。
波清凫聚阵,日落鱼会市。
土屋危可缘,草广突如峙。
莲根涨新圩,蒲芽护荒坻。
水花碧团团,云叶白迤迤。
浚修出飞泉,阐辟搜故址。
缅思重华帝,允属夏后氏。
彝伦著箕畴,伟功传迁史。
目力渺无穷,行迹端可纪。
前村捋柔桑,沃壤接良耜。
馀芳锦堆烂,宿麦翠围侈。
乃知东鲁儒,终作中朝士。
养源汇滉瀁,包荒纳遐迩。
驱驰屡经过,感叹复慰喜!南还幸遂愿,永雪洗耳耻。

查看原文

注释

【颡泚】《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颒】

頮【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荒內切《集韻》呼內切,音誨。洗面也。同靧。《書·顧命》王乃洮頮水。《釋文》頮音悔。馬云:頮面也。

《正韻》胡對切,音潰。義同。

【慰】

慰【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同。

【颡】

顙【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玉篇》額也。《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註》頭觸地無容。《揚子·方言》、頟、顏,顙也。

《集韻》《韻會》鬣黑顙,東歸高鄕。《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泚】

泚【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千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此禮切,音玼。水淸也。

鮮明貌。《詩·邶風》新臺有泚。

汗出貌。《孟子》其顙有泚。

《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此。義同。

《集韻》蔣氏切,音紫。水名。《山海經》長沙之山,泚水出焉。《水經》泚水,出泚陽東北大胡山。

《山海經》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東始之山,泚水出焉,東北注于海。○按水出泚陽大胡山者,《後漢書·光武紀》作沘水,沘陽。而水經作泚水,泚陽。互見四畫沘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