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仙岩陬

出自:元代·范梈《送吴真人持诏宁亲》

拼音:[wēi][yǐ,yí][xiān][yán][zōu]

平仄:平平平平平

垂杨十二门,旦旦罗鸣驺。
千骑万骑中,孰是违世俦。
美哉吴夫子,脱洒住丹丘。
气涵群象动,思与万物周。
天马出名驹,逸态横九州。
自从下地走,但饮星河流。
明月落中江,倒影射斗牛。
飘然持玉节,去犯苍山稠。
紫凤把细华,逶迤仙岩陬
遂经三茅岑,已登阁峰头。
还家拜封君,玉册珊瑚钩。
笑问游子衣,不独五色优。
门县朱雀旌,坐拥金明裘。
开筵浥芳醴,炰觞进庶羞。
承颜开淑训,慰尔道路修。
尔归奉天子,万岁更千秋。
番君大国寿,贺老清湖愁。
烟水三万顷,宫袍在扁舟。
荷花合古渡,此处不夷犹。
云锦双鸳鸯,悠悠戏汀洲。
东风长年来,扬我阑槛幽。
白马络金羁,奈此甚盛休。
侬家阁峰下,霞竹敷稻畴。
鹤集偃松雪,青云互绸缪。
自从干戈馀,川岳秋萧骚。
骨肉倚四海,风云扰吟讴。
闻君复此去,浩荡怀今游。
罢酒黄鹂鸣,高花艳城楼。
良辰难能别,嘉会易为酬。
至乐夫子行,子行无滞留。

查看原文

注释

【逶迤】曲折绵延:五岭逶迤腾细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逶】

逶【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爲切《集韻》《韻會》邕危切《正韻》烏爲切,迆、委移、倭侇,載在史傳詩賦者,各家文畫雖異,其音義則同也。

【迤】

迤【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集韻》《正韻》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

【仙】

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胎仙,鶴也。《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輕舉貌。《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仙居,仙遊,俱縣名。

仙霞,嶺名。

姓。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亦作僲。

【岩】

岩【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岩。(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音嵒。《說文》岸也。从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按巖與嵒同。《說文》嵒,五咸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作。(巖)

【陬】

陬【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于城之陬。《史記·絳侯世家》後吳奔壁東南陬。

《爾雅·釋天》正月爲陬。《史記·歷書》閏餘乖次孟陬殄滅。《註》正月爲孟陬。《屈原·離騷》攝提貞於孟陬。

《莊子·天地篇》子貢陬,愧恧貌。

黔陬,漢縣,因山而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註》故介國也。《後漢·淳于恭傳》客隱琅邪黔陬山。

《廣韻》聚居也。

《前漢·西域傳》昆莫欲使其孫岑陬尙公主。《史記·大宛傳》作岑娶。《註》陬,子侯反。

《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玉篇》隅也。

《廣韻》鄕名。《類篇》魯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註》陬,孔子父叔梁紇所治邑。《論語》作鄹人之子。

《廣韻》子于切《集韻》遵須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