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斋问真谛

出自:明代·胡应麟《八哀诗 其二 太常东吴王公世懋》

拼音:[qīng][zhāi][wèn][zhēn][d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清河维哲昆,颍川实难弟。
太常何英英,二十誇谒帝。
隽声走上国,唾手拾巍第。
居然棣花萼,烨并芙蓉蒂。
翩翻擅绮藻,韶瑩绝尘泥。
皎月悬春空,朝霞豁晴霁。
朗朗屋百间,虚舟了无系。
振佩游春曹,诗篇骤名世。
标新见玄理,汰俗起凡例。
纵横信阳筏,磊落济南契。
怜才贯金石,握手忘荼荠。
伊余实庸驽,公也口不啻。
扢扬亘古今,寄托深祢禘。
太息身后名,孤愤千载计。
神游贯八极,江海穷鼓枻。
飞泉漱三叠,大泽浮九漈。
徘徊华峰莲,厌饫闽岭荔。
一纡太常绶,清斋问真谛
紫府翻丹经,绛宫候飞履。
洪崖拍右肩,金母拜左髻。
云軿下五浊,笙鹤遽迢递。
龙蛇发丹灶,鸡犬入霞际。
虚疑老成丧,坐惜典刑逝。
三叹杜陵诗,高才日凌替。

查看原文

注释

【清斋】1.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 2.谓素食,长斋。 3.清静之室。
【真谛】真实的道理或意义:人生真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斋】

斋【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篇海》同齋。(齋)《廣韻》側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債平聲。《正韻》潔也,莊也,恭也。《廣雅》齋,敬也。《禮·祭統》齋之爲言齊也。《易·繫辭》聖人以此齋戒。《註》洗心曰齋。

《後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燕居之室曰齋。

《集韻》《正韻》津私切,音貲。《孟子》齋疏之服。《趙岐註》卽齋縗也。音資。

《易·履卦》得其資斧。《子夏傳》作齊斧。虞喜志林云: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叶眞而切,音支。《後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按《說文》示齊爲齋。示,明也,祗也。齊者,萬物之潔齊也。洪武《正韻》云:古單作齊,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问】

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真】

真【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同眞。俗字。(眞)〔古文〕《唐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

【谛】

諦【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之義。

《李雲傳》帝者,諦也。《註》審諦於物也。《魏志·明帝紀》君諦視之勿誤也。《關尹子·九藥篇》諦毫末者,不見天地之大。《劉勰·新論·專學篇》心不在學而强諷誦,雖入於耳而不諦於心。

四諦。《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爲小乗,行四諦法。《釋典·心經》四諦:苦集滅道。苦謂生老病死,集謂集聚骨肉財帛,滅謂壞滅,道謂修行。

二諦:世諦以世俗顯緣起之事,諸法歷然,勸臣子以忠孝,勸家國以和治,此依俗諦。眞諦彰本寂之理,一性泯然,是非雙泯,能所俱亡,此依眞諦。

《集韻》或作諟、,互詳二字註。

《集韻》田黎切,音題。號也。與嗁、謕同。

通作啼。《荀子·禮論篇》哭泣諦號。《註》啼、諦通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