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永贲幽墟

出自:明代·胡应麟《题陆履素使君两朝八命册二十四韵》

拼音:[yǒng][yǒng][bì,bēn][yōu][x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黼黻开金殿,丝纶下玉除。
苍龙双御极,紫凤八衔书。
睿藻飞岩穴,天恩湛里闾。
虹蜺悬巨轴,驷马集高车。
五世环投雀,三朝佩映鱼。
机云人望切,逊抗吏才舒。
试县催凫舄,专城列隼旟。
朱弦鸣淅沥,黄绶曳清虚。
盐铁初裁论,缗钱乍榷储。
桓宽文彩耀,刘晏策筹摅。
煮海心聊系,看山兴自如。
登坛携大笔,倒屣纳长裾。
雪夜船移戴,风晨榻挂徐。
名流饶吐握,寒士极吹嘘。
西竺时参梵,南屏或叩渔。
蛟宫镵锦贝,鹫岭簇璚琚。
河内贤劳剧,淮阳岁月除。
达人齐久近,明主惜居诸。
云雾披丹阙,奎躔焕石渠。
殊荣乔梓并,远思蓼莪舒。
棘寺骞腾外,槐堂盼望馀。
千秋未央诏,永永贲幽墟

查看原文

注释

【永永】谓长远;长久。
【幽墟】1.指边远之地。 2.指坟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永】

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

《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

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

姓。《列仙傳》有永石公。

《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如字。

【贲】

賁【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必轡切,音臂。《說文》飾也。《易·賁卦》山下有火,賁。《釋文》鄭云:變也。文飾之貌。王肅云:有文飾,黃白色。

《序卦》賁,飾也。

《雜卦傳》賁,無色也。《書·湯誥》賁若草木。《註》賁,飾也。《詩·小雅》賁然來思。

《集韻》逋還切,音班。《易·賁卦·釋文》傅氏云:賁,古班字。文章貌。

《集韻》符分切,音焚。《書·盤庚》用宏兹賁。《傳》宏、賁,皆大也。《詩·大雅》賁鼓維鏞。《傳》賁,大鼓也。

《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

《廣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音奔。《書·立政》綴衣虎賁。《傳》虎賁以勇力事王。《周禮·夏官·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

《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孟子》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趙註》賁,勇士也。

《集韻》父吻切。與憤同。《禮·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註》賁,讀爲憤。憤,怒氣充實也。

沸也。《穀梁傳·僖十年》覆酒於地而地賁。《註》賁,沸起也。《釋文》與瀵同。

地名。《穀梁傳·昭五年》叔弓帥師,敗莒師于賁泉。《註》賁泉,魯地。扶粉反。

《集韻》方問切,音糞。《禮·射義》賁軍之將。《註》賁讀爲僨,猶覆敗也。

《集韻》力竹切,音六。賁渾,地名。《公羊傳·宣三年》楚子伐賁渾之戎。《釋文》賁,舊音六。《左傳》《穀梁傳》作陸。

《廣韻》《集韻》《韻會》符非切,音肥。姓也。《前漢·英布傳》中大夫賁赫。《後漢·光武紀》董憲將賁休。《註》前書賁赫,音肥,今姓音奔。

《集韻》孚袁切,音翻。番禺。《山海經》作賁禺。

【幽】

幽【寅集下】【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

《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

《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註》幽幽,深遠也。

《玉篇》幽,不明。《正韻》幽,闇也。《書·舜典》黜陟幽明。《註》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禮·檀弓》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註》鬼神處幽闇。

《正韻》幽,囚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紲。《楊惲報孫會宗書》身幽北闕。

州名。《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爾雅·釋地》燕曰幽州。《疏》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

地名。《左傳·莊十六年》同盟于幽。《註》幽,宋地。

國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思幽之國,思士不妻,思女不夫。《註》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無配合而生子。

姓。《廣韻》出《姓苑》。

與黝通。《集韻》黝或作幽。《禮·玉藻》一命縕紱幽衡,再命赤紱幽衡。《註》幽,讀爲黝黑之黝。

叶於交切,音窔。《道藏歌》迴舞太空嶺,六氣運重幽。我際豈能窮,使爾終不彫。

《詩·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旣見君子,德音孔膠。《傳》幽,黑色。

【墟】

墟【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虛。《說文》大丘也。《禮·檀弓》墟墓之閒,未施哀于民而民哀。

故城。《帝王世紀》瞍妻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得姓姚氏。《左傳·昭七年》謝息遷桃。《註》魯卞縣東南有桃墟,世謂之陶墟,相傳舜所陶處。《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朝歌,遂曰殷墟。

大壑。《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名曰歸墟。《木華·海賦》南澰朱厓,北灑天墟。

商賈貨物輻湊處,古謂之務,今謂之集,又謂之墟。

叶偶舉切,音語。《詩·邶風》升彼墟矣。叶下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