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弹指诧历岁

出自:明代·胡应麟《布帆行寄徐使君》

拼音:[shǐ][jūn][dàn,tán][zhǐ][chà][lì][suì]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吾家大罗上,绝顶增城楼。
醒逐东方生,窃桃瀛海头。
罡风起八极,吹堕苍精虬。
支机隔银汉,织女忘牵牛。
男儿意气凌千秋,如椽十丈轻王侯。
兰陵美酒三万斛,百觚一饮眠糟丘。
吴娃越童两绰约,妆成累月弹箜篌。
参差狂态发中座,不告妻子乘扁舟。
山阴夜半六花绽,雪片纷纷堕高岸。
戴家慵夫唤不应,载得西施若耶畔。
五湖汎宅天茫茫,九疑合沓连高唐。
巫娥握手呼宋玉,朝云暮雨啼英皇。
北望宸居建章起,西笑长安兴难已。
大江东下飞寒涛,南顾洪河疾流矢。
乱山芒砀寻真龙,咄咄新丰亭长公。
甘言鼎镬绐父老,弯弧反躬如逢蒙。
谷城酹留侯,缅怀游赤松。
胡颜教隆准,背约追重瞳。
侵寻楚事去,垓下贪天功。
时无轩辕帝,竖子皆英雄。
乃知畴昔广武叹,步兵衡鉴悬秋空。
丈夫白眼甘恸哭,忍将涸辙行途穷。
彭城困阨古来有,踯躅徐卿望余久。
尊前片诺肝胆倾,苦忆忘年竹林友。
楼船一借张孝廉,勃窣犹堪事奔走。
齐滕鲁卫遵遗墟,极目黄河蓟门柳。
蹇驴蹩躠窥蓬莱,华阳碣石俱尘霾。
道傍叱咤鲁句践,白虹怒吼昭王台。
左掣雕龙右屠狗,乾坤嚄唶双青鞋。
俗流惊怪颇欲杀,先生玩弄如庸孩。
故园松菊渺何处,拂衣长啸吟归来。
亲舍夷犹太行麓,抱膝躬耕事樵牧。
长镵谷口时逍遥,点缀鱼虾伴麋鹿。
石羊成队闲金华,丹崖翠壁流胡麻。
支机却访鹊桥畔,寻源直驾昆崙槎。
长洲宫阙闭荒苑,潮打空城秣陵晚。
垆头谁问太白星,六代残碑吊苍藓。
夕阳伫桃叶,双桨沿前溪。
莫愁卢家妇,邀我长干西。
临春结绮蔓狐兔,白门禾黍空高低。
笑杀当时景阳井,三人贯索如连鸡。
瓜步旌旗迥回合,灯火邗沟互明灭。
珠帘十里歌吹浓,一派箫声广陵月。
青楼宿紫薇,绣幕围罗衣。
征夫念长路,明发临淮圻。
使君弹指诧历岁,大纛高牙坐相慰。
布帆不厌长康痴,安稳行人出徐沛。
嗟余畏路频远游,羡汝急流真勇退。
挂冠神武殊匆匆,黯淡乡心入鲈鲙。
砍鲈鲙,匀秋霜,张锦席,浮沧浪。
大姑迓客来南康,小姑送客过浔阳。
武昌黄鹤为君下,阑干百尺摩青苍。
买得秦人避秦地,夹堤红树回渔郎。
拂衣偃息武陵洞,白云如絮萦轩窗。
人生俯仰贵适意,筑宫冲漠朝羲皇。
危亭四顾象纬列,九玄琼笈罗缥缃。
噫吁使君卧岂得,绿野平泉漫营室。
苍生四海唇嗷嗷,翘首经纶帝三锡。
司空治水魍魉愁,太尉登坛鬼神泣。
降生名世讵偶然,突兀麒麟候颜色。
庙堂计日诹雄图,扫除日本平海隅。
天吴窜迹海若徙,鸡林重译来长途。
勋庸奕奕树彝鼎,飘然一苇还菰芦。
三千行圆八百就,刀圭入口升蓬壶。
此际胡生满谪籍,香案仍居玉皇侧。
大鹏希有行相逢,浩荡扶摇骋八翼。
营营下土同蜉蝣,天上宁知总旧识。
蟠桃尽摘玄圃霞,烂漫瑶池醉千日。

查看原文

注释

【使君】汉代称“刺使”: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弹指】形容时间极短:弹指之间|弹指一挥间。
【历岁】经过一年;超过一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使】

使【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弹】

彈【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

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

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

《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擊也。《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其劒而歌。

《韻會》鼓爪曰彈。《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史記·五帝紀》舜彈五絃之琴。

《廣韻》糾也。《增韻》劾也。《周禮·地官·里宰註》街彈之室。《疏》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後漢·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彈謂掉也。

彈棊。《西京雜記》成帝好蹴踘,羣臣以爲勞。帝曰: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棊以獻。

叶徒沿切,音田。《陸機·文賦》抱景者咸叩,懷響者必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以討源。

字。

【指】

指【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旨。《說文》手指也。《易·說卦》艮爲指。《疏》取其執止物也。《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廣韻》斥也。《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示也。《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增韻》指麾也。《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直指,官名。《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與旨恉通。意向也。《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歸趣也。《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集韻》或从月作脂。

【诧】

詫【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韻會》《正韻》丑亞切,音侘。誑也。《玉篇》誇也。《晉書·宗室傳》甘言詫語,方伯襲之以輕兵。《唐書·史思明傳》思明詫曰:朝義怯,不能成我事。《音義》詫,誑也。《宋史·張去華傳》浙人毎迓朝使,必列步騎以自誇詫。

通作姹。《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過詫烏有先生。《前漢·司馬相如傳》作姹。《師古曰》姹,誇誑之也。

通作侘。《史記·韓長孺傳》以侘鄙縣。《註》誇也。

《集韻》或作。《韻會》亦作咤。

《集韻》虛訝切,音罅。吿也。

《集韻》都故切,音妒。與託同。奠爵也。《書·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釋文》咤,亦作宅。馬云:亦作詫。《說文》作㓃。

【历】

歷【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歷。《書·梓材》殺人歷人。《註》歷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韋昭註》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爲歷,突掩爲陵,星相擊爲鬭。

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註》歷,猶次也。

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歷周唐之所進以爲法。《師古註》歷謂歷觀之。

踰也,越也。《孟子》不歷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歷法妄行。

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註》歷,猶疎也。《後漢·列女傳》蓬髮歷齒,未知禮則。

錯也。《莊子·天地篇》交臂歷指。

亂也。《大戴記》歷者,獄之所由生。《註》歷,歷亂也。《鮑照詩》黃絲歷亂不可治。

歷歷,行列貌。《古樂府》歷歷種白楡。

釜鬲謂之歷。《史記·滑稽傳》銅歷爲棺。《索隱曰》歷卽釜鬲也。

歷錄,文章之貌。見《詩疏》。

寂歷,猶寂寞也。《張說詩》空山寂歷道心生。

山名。《括地志》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歷山,舜耕處。《廣輿記》蒲州今屬平陽府。

濟南有歷山,《漢志》充縣亦有歷山。

縣名。《前漢·地理志》信都國有歷縣。

歷城縣,屬濟南,卽齊州縣也。《地理通釋》田廣罷歷下兵,卽其地。後漢安帝建光三年,黃龍見歷城。

湖名。《廣輿記》歷湖,在和州城西,周七十里,爲郡之巨浸。

《爰歷》,書名。《說文序》趙高作《爰歷篇》,所謂小篆。

與曆日之曆同。《前漢·律歷志》黃帝造歷。

《世本》曰容成造歷。《尸子》曰羲和造歷。或作曆。

與霹靂之靂同。《前漢·天文志》辟歷夜明。《後漢·蔡邕傳》辟歷數發。

與馬櫪之櫪同。《前漢·梅福傳》伏歷千駟。

同壢。坑也。

【岁】

歲【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相关诗句
烂漫瑶池醉千日 蟠桃尽摘玄圃霞 天上宁知总旧识 营营下土同蜉蝣 浩荡扶摇骋八翼 大鹏希有行相逢 香案仍居玉皇侧 此际胡生满谪籍 刀圭入口升蓬壶 三千行圆八百就 飘然一苇还菰芦 勋庸奕奕树彝鼎 鸡林重译来长途 天吴窜迹海若徙 扫除日本平海隅 庙堂计日诹雄图 突兀麒麟候颜色 降生名世讵偶然 太尉登坛鬼神泣 司空治水魍魉愁 翘首经纶帝三锡 苍生四海唇嗷嗷 绿野平泉漫营室 噫吁使君卧岂得 九玄琼笈罗缥缃 危亭四顾象纬列 筑宫冲漠朝羲皇 人生俯仰贵适意 白云如絮萦轩窗 拂衣偃息武陵洞 夹堤红树回渔郎 买得秦人避秦地 阑干百尺摩青苍 武昌黄鹤为君下 小姑送客过浔阳 大姑迓客来南康 浮沧浪 张锦席 匀秋霜 砍鲈鲙 黯淡乡心入鲈鲙 挂冠神武殊匆匆 羡汝急流真勇退 嗟余畏路频远游 安稳行人出徐沛 布帆不厌长康痴 大纛高牙坐相慰 使君弹指诧历岁 明发临淮圻 征夫念长路 绣幕围罗衣 青楼宿紫薇 一派箫声广陵月 珠帘十里歌吹浓 灯火邗沟互明灭 瓜步旌旗迥回合 三人贯索如连鸡 笑杀当时景阳井 白门禾黍空高低 临春结绮蔓狐兔 邀我长干西 莫愁卢家妇 双桨沿前溪 夕阳伫桃叶 六代残碑吊苍藓 垆头谁问太白星 潮打空城秣陵晚 长洲宫阙闭荒苑 寻源直驾昆崙槎 支机却访鹊桥畔 丹崖翠壁流胡麻 石羊成队闲金华 点缀鱼虾伴麋鹿 长镵谷口时逍遥 抱膝躬耕事樵牧 亲舍夷犹太行麓 拂衣长啸吟归来 故园松菊渺何处 先生玩弄如庸孩 俗流惊怪颇欲杀 乾坤嚄唶双青鞋 左掣雕龙右屠狗 白虹怒吼昭王台 道傍叱咤鲁句践 华阳碣石俱尘霾 蹇驴蹩躠窥蓬莱 极目黄河蓟门柳 齐滕鲁卫遵遗墟 勃窣犹堪事奔走 楼船一借张孝廉 苦忆忘年竹林友 尊前片诺肝胆倾 踯躅徐卿望余久 彭城困阨古来有 忍将涸辙行途穷 丈夫白眼甘恸哭 步兵衡鉴悬秋空 乃知畴昔广武叹 竖子皆英雄 时无轩辕帝 垓下贪天功 侵寻楚事去 背约追重瞳 胡颜教隆准 缅怀游赤松 谷城酹留侯 弯弧反躬如逢蒙 甘言鼎镬绐父老 咄咄新丰亭长公 乱山芒砀寻真龙 南顾洪河疾流矢 大江东下飞寒涛 西笑长安兴难已 北望宸居建章起 朝云暮雨啼英皇 巫娥握手呼宋玉 九疑合沓连高唐 五湖汎宅天茫茫 载得西施若耶畔 戴家慵夫唤不应 雪片纷纷堕高岸 山阴夜半六花绽 不告妻子乘扁舟 参差狂态发中座 妆成累月弹箜篌 吴娃越童两绰约 百觚一饮眠糟丘 兰陵美酒三万斛 如椽十丈轻王侯 男儿意气凌千秋 织女忘牵牛 支机隔银汉 吹堕苍精虬 罡风起八极 窃桃瀛海头 醒逐东方生 绝顶增城楼 吾家大罗上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