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酿何妨醉百觚

出自:明代·胡应麟《寿王司寇元美六秩四首 其一》

拼音:[xiān][niàng][hé,hē,hè][fáng][zuì][bǎi][gū]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玉佩曾闻下帝都,金丹此日兆悬弧。
千秋事业周司寇,六秩行藏卫大夫。
伯仲埙篪麟是友,孙枝兰桂凤为雏。
吴门乍夜麻姑到,仙酿何妨醉百觚

查看原文

注释

【何妨】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试试丨拿出来叫人们见识一下,又~呢?
【百觚】犹言很多杯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仙】

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胎仙,鶴也。《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輕舉貌。《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仙居,仙遊,俱縣名。

仙霞,嶺名。

姓。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亦作僲。

【酿】

釀【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集韻》女亮切《韻會》汝亮切《正韻》魚向切,。《說文》醞也。作酒曰釀。《廣韻》醞酒也。《史記·孟嘗君傳》乃多釀酒買肥牛。《貨殖傳》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前漢·食貨志》一釀用麤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增韻》後人因謂酒爲釀。《世說新語》劉惔曰:見何次道飮,令人欲傾家釀。

《禮·內則》鶉羹、雞羹、鴽,釀之蓼。《註》釀謂切雜之也。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妨】

妨【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敷方切《正韻》敷房切,音芳。《說文》害也。一曰礙也。《隋書·太子勇傳》數被讒毀,歎曰:我大覺身妨。

敷亮切,音訪。《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華,騰躍較健壯。

【醉】

醉【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將遂切,音檇。《正韻》爲酒所酣曰醉。《書·酒誥》德將無醉。《詩·大雅》旣醉以酒。

心醉。《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文中子·事君篇》心醉六經。

骨醉。《唐書·武后紀》高宗王后蕭良姊爲武昭儀所誣,囚之,武氏置二人釀甕中,曰令二姬骨醉。

心和神全曰醉。《淮南子·覽冥訓》通于大和者,惛若純醉而甘臥以遊其中,不知其所由也。

《字彙補》醉李,地名。與檇李同。《公羊傳·定十四年》於越敗吳于醉李。

《字彙補》精崔切,音嶉。《李世澤·韻圖》醉字有平去二音。《說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於亂也。一曰潰也。《正字通》醉必伐德喪儀,酒誥、賓筵言之甚詳,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亂者。因卒立義,說文誤。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觚】

觚【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鄕飮酒之爵也。一曰觴受三升者謂之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飮器,觚三升。《註》觚,當爲觶。《疏》禮器制度云:觚大二升,觶大三升。故鄭从二升觚,三升觶也。《韓詩外傳》二升曰觚。觚,寡也。飮當寡少。《論語》觚不觚。《疏》觚者,禮器,盛酒二升。

方也。《周禮·天官·小宰疏》兵書有譎觚之人,謂譎詐桀出,觚角非常也。《史記·酷吏傳》漢興,破觚爲圜。《莊子·大宗師》與乎其觚而不堅也。《註》所守方而不固執也。

法也。《揚子·太經》占之以其觚。《註》占之以法,謂經緯之休咎也。

角也。《前漢·律歷志》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蘇林曰》六觚,六角也。

《郊祀志》八觚宣通,象八方。《師古曰》觚,角也。《服虔曰》八觚,如今社壇也。

竈額也。《困學紀聞》仲尼讀春秋,老耼據竈觚而聽。

劒拊也。《新論·思愼篇》令提劒鋒而掉劒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

官名。《魏志·東夷倭人傳》伊都國官曰爾支,副曰泄謨觚、柄渠觚。

奴國官曰兕馬觚。

人名。《北史·魏獻明皇后傳》后少子秦王觚。

觚竹城,在遼西。《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註》觚竹在北。

鶉觚,縣名。見《晉書·地理志》唐更名靈臺,屬涇州。《前漢書》作鶉孤。

通作柧。《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註》觚,八觚有隅者也。一曰堂殿上最高轉角處。《後漢書》作柧棱。

通作䉉。《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註》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也。與䉉通。

通作菰。《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張晏曰》觚盧,扈魯也。《史記》作菰蘆。《說文》本作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