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

出自:明代·胡应麟《金华山三洞歌》

拼音:[jīng][tāo][yǒng,chōng][xuě][liù,lù][yuè][mí][cháng,zhǎng][kōng,kòng,kǒng]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薄游金华山,信足支短筇。
长啸黄初平,蹴踏金芙蓉。
芙蓉峰头白云起,天风习习两腋举。
相传古来洞天三十六,乃是赤松真人之所理。
千岩拔崔嵬,万壑亘迤逦。
高欲凌空同,侧若摧鸟鼠。
括苍与台雁,琐细不足拟。
帝鸿既长逝,雨师邈难招。
回看昔日讲堂洞,却忆当时刘孝标。
九龙蜿蜒读书处,穹岩怪石摩苍霄。
荒坟突兀葬彩笔,至今词客何寥寥。
讲堂信郁纡,朝真益弘敞。
天门划然开,石洞豁榛莽。
恍然坐我金银台,昆丘玄圃恣来往。
青虬赤鲤尽罗列,三仙七圣时俯仰。
幽怀转轶荡,胜槩杳莫穷。
飞梁百尺下窈窕,举足却堕冰壶中。
冰壶跨山腹,气势何其雄。
何年虎豹穴,置此蛟龙宫。
水帘参差直下五千尺,银河宛转倒泻双白虹。
天孙云锦织璀璨,鲛人珠箔垂玲珑。
飞流溅沫日夜不得息,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
耸身出冰壶,倚杖息馀峭。
举头万松巅,隐隐落斜照。
石羊纷纷望不穷,突见双龙挂寒峤。
恍惚初平兄弟骑,蜕骨遗此青天貌。
俯窥曲涧仅容膝,解衣燃烛渡深黑。
行行不尽一线明,万乳荧煌喷苍壁。
玉树罗青葱,芝田烂金碧。
谁持巨灵斧,凿此灵仙窟。
真人渺何许,瑶草纷可拾。
枰间数子势飞动,细看尚记当年弈。
人言此穴穿四明,天窗万叠开蓬瀛。
摩挲仰视众仙箓,隐见若有胡生名。
吁嗟我今胡为在下土,青鞋布袜濩落如流萍。
乃思昔日玉皇侧,看花醉卧芙蓉城。
木公徘徊向我怒,授简谪余离太清。
一落人间五千载,沧溟浩劫会巳盈。
顾瞻灵境但咫尺,奋身欲飞还不能。
倚杖还悲歌,壮心浩难遏。
却忆云门期,瓢笠候明发。
回望金华山,兹游信奇绝。
馀霞映袍袖,岚翠尚明灭。
何当蹑苍虬,长揖众仙列。
提携两赤松,永与尘世别。

查看原文

注释

【惊涛】震摄人心的波涛。
【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韦昭注:"《六月》﹐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复文武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重耳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
【长空】辽阔的天空:长空如洗|鹰击长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惊】

惊【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涛】

濤【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

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

《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涌】

涌【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音勇。《說文》騰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水名。《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集韻》或作湧。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六】

六【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迷】

迷【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相关诗句
永与尘世别 提携两赤松 长揖众仙列 何当蹑苍虬 岚翠尚明灭 馀霞映袍袖 兹游信奇绝 回望金华山 瓢笠候明发 却忆云门期 壮心浩难遏 倚杖还悲歌 奋身欲飞还不能 顾瞻灵境但咫尺 沧溟浩劫会巳盈 一落人间五千载 授简谪余离太清 木公徘徊向我怒 看花醉卧芙蓉城 乃思昔日玉皇侧 青鞋布袜濩落如流萍 吁嗟我今胡为在下土 隐见若有胡生名 摩挲仰视众仙箓 天窗万叠开蓬瀛 人言此穴穿四明 细看尚记当年弈 枰间数子势飞动 瑶草纷可拾 真人渺何许 凿此灵仙窟 谁持巨灵斧 芝田烂金碧 玉树罗青葱 万乳荧煌喷苍壁 行行不尽一线明 解衣燃烛渡深黑 俯窥曲涧仅容膝 蜕骨遗此青天貌 恍惚初平兄弟骑 突见双龙挂寒峤 石羊纷纷望不穷 隐隐落斜照 举头万松巅 倚杖息馀峭 耸身出冰壶 惊涛涌雪六月迷长空 飞流溅沫日夜不得息 鲛人珠箔垂玲珑 天孙云锦织璀璨 银河宛转倒泻双白虹 水帘参差直下五千尺 置此蛟龙宫 何年虎豹穴 气势何其雄 冰壶跨山腹 举足却堕冰壶中 飞梁百尺下窈窕 胜槩杳莫穷 幽怀转轶荡 三仙七圣时俯仰 青虬赤鲤尽罗列 昆丘玄圃恣来往 恍然坐我金银台 石洞豁榛莽 天门划然开 朝真益弘敞 讲堂信郁纡 至今词客何寥寥 荒坟突兀葬彩笔 穹岩怪石摩苍霄 九龙蜿蜒读书处 却忆当时刘孝标 回看昔日讲堂洞 雨师邈难招 帝鸿既长逝 琐细不足拟 括苍与台雁 侧若摧鸟鼠 高欲凌空同 万壑亘迤逦 千岩拔崔嵬 乃是赤松真人之所理 相传古来洞天三十六 天风习习两腋举 芙蓉峰头白云起 蹴踏金芙蓉 长啸黄初平 信足支短筇 薄游金华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