跂息不得眠

出自:明代·胡应麟《嵩山歌》

拼音:[qí,qǐ][xī][bù,fǒu][dé,děi,de][miá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君不见嵩高之山,高高出天半。
万古扶舆结葱旧,孤标突兀回日星,秀出苍茫界河汉。
恍疑帝遣夸娥负中岳,掷向东南镇磅礴。
又疑巨灵一夜排风雷,空中掣此青崔嵬。
仰观宇宙豁,俯瞰沧溟开。
天倾锦绣壁,地涌金银台。
飞鸟不敢度,猿猱为之摧。
层峦叠崿何奇哉,倒影下坠扶桑隈。
会稽秦望相去但咫尺,赤城天目左右罗列如浮埃。
绝壑迤逦,飞梁萦洄。
空青水碧,划然蓬莱。
天仙跨鸾鹄,时时下九垓。
遥峰插天更奇绝,天柱嵯峨象纬列。
云是嵩高列峰三十六,其一飞来堕吴越。
参差太华十丈莲,重叠娥眉万年雪。
云中之君纷纷拾瑶草,散发长歌弄明月。
朝来忽见黄帝车,方明前导昌㝢趋。
七圣尽迷襄城辙,却望天坛寻故庐。
顷刻笙歌起岩际,白鹤凌空舞瑶砌。
乃是缑山王子乔,金支翠旗朝玉帝。
真人一去不复还,玉书灵笈埋空山。
俗流往往轻飞仙,不见此后三千年,少室山人结庐长啸卧其巅。
峰头一室但盈丈,大易黄庭坐相傍。
紫芝空谷纷葳蕤,真气关门浩排荡。
朝飧玉池露,夜濯金屑泉。
明霞翼我体,白云怡我颜。
山灵候余户,跂息不得眠
一行卧此三十载,上元夫人时往还。
俯视城郭真嚣烦,缟衣素氅何翩翩,乘风几欲凌苍烟。
胡为羽驾尚踯躅,惆怅孤峰夕阳落。
仰天大笑寒风生,徙倚青藜望名岳,无乃未践三花诺。
寄言广成子、浮丘公,吾将跨白鹿、骑苍龙,访尔三十六峰中。
横绝具茨凌空同,归来却卧此峰上,千年一视轻鸿濛。

查看原文

注释

【不得】1.不能得到;得不到。 2.不能;不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跂】

跂【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音歧。《說文》足多指也。《莊子·騈拇篇》故合者不爲騈,而枝者不爲跂。

《集韻》與蚑同。蟲行也。《前漢·禮樂志》跂行畢逮。《註》凡有足而行者稱跂行也。《淮南子·原道訓》跂行喙息。

《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莊子·馬蹄篇》蹩躠爲仁,踶跂爲義。《註》皆用心力爲仁義之貌。

《集韻》輦尒切,音邐。義同。

《廣韻》丘弭切《集韻》遣尒切。與企同。望也。《類篇》舉踵也。《詩·衞風》跂予望之。《傳》跂足則可以望見之。《禮·檀弓》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國名。《山海經》跂踵國,在拘纓東。

《廣韻》《集韻》《韻會》去智切,音吱。垂足坐。

舉足望。

《集韻》渠羈切,音奇。緩走。亦作。

竭戟切,音劇。足也。

【息】

息【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

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

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子曰息。《東觀漢記》此蓋我子息也。《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

《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出錢生子亦曰息。《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勞也。《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註》息,勞也。《釋文》勞,力報反。

休也。《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註》休息之也。

《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國名。

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註》息國,汝南新息縣。《釋文》一本作鄎。

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姓。《姓苑》今襄陽有此姓。

息夫,複姓。

叶私列切,音屑。《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从心从自,自亦聲。《徐鍇曰》自,鼻也。氣息从鼻出。會意。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眠】

眠【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麫平聲。《說文》翕目也。《釋名》泯也。無知泯泯也。《玉篇》寐也。《後漢·第五倫傳》竟夕不眠。《三國志·趙雲傳》先主與雲同牀眠臥。《列子·周穆王篇》西極古莽國,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東極阜落國,其民常覺而不眠。

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形,一曰三眠三起。

凡鳥獸之偃息皆曰眠。《杜甫詩》沙上鳧雛傍母眠。

《宋史·禮志》諸王聘妃有眠羊臥鹿等物。

芊眠,茂密貌。《陸機·文賦》淸麗芊眠。《註》文采茂密貌。

色深貌。一曰遙視闇未明也。《張衡·南都賦》靑冥䀒瞑。《註》言林木眾色幽昧也。䀒瞑與芊眠同。互見䀒字註。

姓。見《姓苑》。

《集韻》彌殄切,麫上聲。《揚子·方言》楚郢謂欺謾爲眠娗。一曰偄劣。

《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諉。《註》眠娗,不開通貌。一曰以言相嗤弄也。

《集韻》眠見切,音麫。《類篇》偃息也。

《博雅》眠眩,亂也。《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或謂之眩。

《韻會》或作泯。《史記·司馬相如·大人賦》視眩眠而無見。《前漢書》作眩泯。《師古曰》目不安也。

《集韻》彌盡切,音泯。視也。《說文》本作瞑。从目冥,會意。

相关诗句
千年一视轻鸿濛 归来却卧此峰上 横绝具茨凌空同 访尔三十六峰中 吾将跨白鹿、骑苍龙 寄言广成子、浮丘公 无乃未践三花诺 徙倚青藜望名岳 仰天大笑寒风生 惆怅孤峰夕阳落 胡为羽驾尚踯躅 乘风几欲凌苍烟 缟衣素氅何翩翩 俯视城郭真嚣烦 上元夫人时往还 一行卧此三十载 跂息不得眠 山灵候余户 白云怡我颜 明霞翼我体 夜濯金屑泉 朝飧玉池露 真气关门浩排荡 紫芝空谷纷葳蕤 大易黄庭坐相傍 峰头一室但盈丈 少室山人结庐长啸卧其巅 不见此后三千年 俗流往往轻飞仙 玉书灵笈埋空山 真人一去不复还 金支翠旗朝玉帝 乃是缑山王子乔 白鹤凌空舞瑶砌 顷刻笙歌起岩际 却望天坛寻故庐 七圣尽迷襄城辙 方明前导昌㝢趋 朝来忽见黄帝车 散发长歌弄明月 云中之君纷纷拾瑶草 重叠娥眉万年雪 参差太华十丈莲 其一飞来堕吴越 云是嵩高列峰三十六 天柱嵯峨象纬列 遥峰插天更奇绝 时时下九垓 天仙跨鸾鹄 划然蓬莱 空青水碧 飞梁萦洄 绝壑迤逦 赤城天目左右罗列如浮埃 会稽秦望相去但咫尺 倒影下坠扶桑隈 层峦叠崿何奇哉 猿猱为之摧 飞鸟不敢度 地涌金银台 天倾锦绣壁 俯瞰沧溟开 仰观宇宙豁 空中掣此青崔嵬 又疑巨灵一夜排风雷 掷向东南镇磅礴 恍疑帝遣夸娥负中岳 秀出苍茫界河汉 孤标突兀回日星 万古扶舆结葱旧 高高出天半 君不见嵩高之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