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向西南郊

出自:明代·胡应麟《七夕》

拼音:[chuī][xiàng][xī][nán,nā][jiāo]

平仄:平仄平平平

昔余游天门,白榆正飘飖。
濯足银河水,惊飞乌鹊桥。
牵牛与织女,欲渡愁无聊。
相将忤上帝,谴谪离青霄。
骑鲸向东海,龙伯频招邀。
举足届五山,投竿连六鳌。
狂风鼓大壑,吹向西南郊
青鞋曳布袜,濩落不得骄。
朅来三十载,食粟同曹交。
珠玑一万斛,散乱随尘坳。
猰㺄难共居,贪狼如猬毛。
苍蝇变白黑,鼠璞矜琼瑶。
回首望阊阖,双星正岧峣。
而我一何悲,偃伏同鹪鹩。
逝将脱尘网,天路长逍遥。
寄言夸毗子,役役徒为劳。

查看原文

注释

【西南】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南郊】1.都邑南面的地区。 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3.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吹】

吹【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炊。《說文》噓也。《玉篇》出氣也。《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詩·小雅》鼔瑟吹笙。

吹噓。《揚子·方言》吹,助也。《註》吹噓,相佐助也。

《集韻》亦作龡。《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

同炊。《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炊與吹同。傹當爲僵。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

《廣韻》《集韻》《韻會》。《廣韻》鼔吹也。《禮·月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又》季冬,命樂師大合吹而罷。《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古今樂錄》漢樂有鼓吹鐃歌十八曲。

【向】

向【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集韻》趣也。

《韻會》救也。

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

《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川郡有向鄕。

《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集韻》《正韻》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郊】

郊【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距國百里爲郊。《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周禮·地官·載師》近郊、遠郊。《註》五十里爲近郊,百里爲遠郊。《書·費誓》魯人三郊、三遂。《註》國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軍,則六鄕、六遂。大國三軍,故魯三郊、三遂也。

祭名。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謂祀天地爲郊。

地名。《左傳·文三年》秦伯伐晉,取王官及郊。《註》晉地。

叶姑刀切,音高。《詩·衞風》碩人敖敖,說于農郊。《集傳》叶音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