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升大罗顶

出自:明代·胡应麟《闫蓬头歌》

拼音:[zhāo,cháo][shēng][dà,dài,tài][luó][dǐng]

平仄:平平仄平仄

闫先生,羽客流,发蓬蓬不裹头。
身骑两白鹿,手掣䨥青虬。
前生七圣相追游,飞翔八极横九州。
朝升大罗顶,暮宿昆崙丘。
木公授宝箓,王母发清讴。
飞琼弄玉众仙女,行厨上食罗珍馐。
桃花万树核如瓮,东方小儿不敢求。
何来醉闯拘翼座,脱巾露顶眠琼楼。
雷公轰轰上帝怒,谪向下土称蓬头。
长身大腹状殊绝,赤颧红颊惊庸流。
方瞳射空碧电烱,紫髯拂地苍虹流。
终朝一食气逾王,终夜不寝神长游。
严冬雪片大于席,寒冰十丈风飕飗。
先生此时赤双足,单衣不御青貂裘。
道旁观者色沮丧,真仙出世谁能俦。
和光颇类柱下史,玩俗或比蒙庄周。
仰天大笑暮云碧,茫茫下土皆蜉蝣。
朅来偶过勾曲洞,乘鸾跨鹤三峰头。
乖龙左耳割不得,飘然一苇来南州。
众中遇我心莫逆,片言立使千金投。
微辞奥旨发中夜,变化恍惚难先筹。
时时诧我骨毛异,青城仙伯行相求。
三生石上事非远,努力缮性穷熏修。
愧我中年薄闻道,尘埃碌碌随轩輶。
神明凋谢鬓发改,岂将七尺图封侯。
感君便欲逐君去,乾坤万事同浮沤。
三公七贵竟何物,五阴四大俱悬疣。
何如长啸出寥廓,霍然尽豁平生愁。
闫先生,且莫行,为我留,谪期未满堪夷犹。
吾家别业武夷上,铁船丹灶悬高丘。
幔亭之君日来下,三山九曲随冥搜。
他年挟尔棹歌去,坐看大海天咫尺,巨鳌赑屃浮中流。
珠宫贝殿耀金碧,清都绛阙喧琳球。
鹍鹏一卧九万里,鸿鹄一举三千秋。
玉皇香案倘相忆,羽翰白日飞神州。

查看原文

注释

【大罗】1.即大罗天。 2.古官名。即大罗氏。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朝】

朝【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朝鮮,國名。

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郡守聽事亦曰朝。《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韻補》叶陳如切。《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叶蚩於切。《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叶張流切。《韓愈·祭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叶株遇切。《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叶直照切。《陸雲·夏府君誄》旣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叶直祐切。《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升】

升【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音陞。《說文》籥也。十合爲升。《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

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

《廣韻》布八十縷爲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

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註》猶言有隆有汙也。

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

《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罗】

羅【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

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姓。《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羅羅,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菴羅,果名。《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

《集韻》郞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顶】

頂【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或作顁。

相关诗句
羽翰白日飞神州 玉皇香案倘相忆 鸿鹄一举三千秋 鹍鹏一卧九万里 清都绛阙喧琳球 珠宫贝殿耀金碧 巨鳌赑屃浮中流 坐看大海天咫尺 他年挟尔棹歌去 三山九曲随冥搜 幔亭之君日来下 铁船丹灶悬高丘 吾家别业武夷上 谪期未满堪夷犹 为我留 且莫行 闫先生 霍然尽豁平生愁 何如长啸出寥廓 五阴四大俱悬疣 三公七贵竟何物 乾坤万事同浮沤 感君便欲逐君去 岂将七尺图封侯 神明凋谢鬓发改 尘埃碌碌随轩輶 愧我中年薄闻道 努力缮性穷熏修 三生石上事非远 青城仙伯行相求 时时诧我骨毛异 变化恍惚难先筹 微辞奥旨发中夜 片言立使千金投 众中遇我心莫逆 飘然一苇来南州 乖龙左耳割不得 乘鸾跨鹤三峰头 朅来偶过勾曲洞 茫茫下土皆蜉蝣 仰天大笑暮云碧 玩俗或比蒙庄周 和光颇类柱下史 真仙出世谁能俦 道旁观者色沮丧 单衣不御青貂裘 先生此时赤双足 寒冰十丈风飕飗 严冬雪片大于席 终夜不寝神长游 终朝一食气逾王 紫髯拂地苍虹流 方瞳射空碧电烱 赤颧红颊惊庸流 长身大腹状殊绝 谪向下土称蓬头 雷公轰轰上帝怒 脱巾露顶眠琼楼 何来醉闯拘翼座 东方小儿不敢求 桃花万树核如瓮 行厨上食罗珍馐 飞琼弄玉众仙女 王母发清讴 木公授宝箓 暮宿昆崙丘 朝升大罗顶 飞翔八极横九州 前生七圣相追游 手掣䨥青虬 身骑两白鹿 发蓬蓬不裹头 羽客流 闫先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