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滇穷越巂

出自:明代·胡应麟《读何氏集三十韵》

拼音:[tōng][diān][qióng][yuè][guī,xī,ju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

寥落黄初后,词坛更几人。
齐梁纷藻绘,元宋转荆榛。
盛世占龙马,明时起凤麟。
黄河悬日月,嵩岳降星辰。
屈宋休前代,卢王祇后尘。
才高梁苑客,赋拟洛川神。
意气横今古,驰驱迈等伦。
垂髫游上国,耸翮戾高旻。
天诏颁黄屋,星槎下紫宸。
通滇穷越巂,谕蜀近峨岷。
吊古多停骑,违时蚤乞身。
携尊漳水夜,飞盖邺园春。
岁序堪藜杖,莺花暂钓缗。
九重思丽藻,双阙召词臣。
邂逅边徐合,赓酬李薛频。
鸡林传制作,凤沼降丝纶。
帝命轩輶出,人看斧钺巡。
横经非寂莫,执宪岂沈沦。
绛帐弦歌日,青衿问字晨。
岳莲垂二华,宫柳暗三秦。
仙掌金茎旧,咸关紫气真。
夔龙方步武,鵩鸟遽酸辛。
消渴相如伍,修文子夏邻。
调高原寡和,道丧孰知津。
彩笔精灵远,瑶编绝艺陈。
千秋垂灿烂,一代仰嶙峋。
鸾掖名长在,龙门迹未湮。
凄凉玄阁草,重睹玉堂宾。
貌识鄱阳烈,诗传水部亲。
转教山斗望,怅绝颍溪滨。

查看原文

字义

【通】

通【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

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

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

道之也。

凡人往來交好曰通。《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陸賈傳》剖符通使。

書名。《白虎通》班固著。《風俗通》應劭著。

書首末全曰通。《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凡物色純者謂之通。《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通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井地名。《前漢·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廣韻》州名。

《韻會》馬矢曰通。《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叶他郞切,音湯。《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滇】

滇【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年切,音顛。《說文》益州池名。《前漢·地理志》水在益州滇池縣。

本西南夷名。《史記·西南夷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

《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滇污,大水貌。

盛貌。《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廣韻》《集韻》他甸切,音瑱。滇㴐,大水。《左思·吳都賦》滇㴐淼漫。《註》滇㴐,水闊無涯之狀。

《集韻》堂練切,音電。義同。

《集韻》之人切《韻會》知鄰切,音眞。滇陽,縣名,屬汝南。《前漢·地理志》作眞陽。《續漢書》又作湞陽。

《集韻》之刃切,音震。義同。

通作顚。《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註》益州顚縣,其人能西南夷歌。顚,與滇同。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越】

越【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王伐切,音粵。《說文》度也。《玉篇》踰也。《易·繫辭傳》雜而不越。《註》各得其序,不相踰越。《禮·曲禮》戒勿越。《疏》戒愼毋得踰越。

《書·太甲》無越厥命。《傳》越,墜也。《左傳·僖八年》恐隕越於下。《註》隕越,顚墜也。

於也。《書·高宗》越有雊雉。《傳》越,於也。《詩·風》越以鬷邁。《傳》越,於也。

遠也。《書·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註》越,遠也。

瑟下孔爲越。《儀禮·鄕飮酒禮》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註》越,瑟下孔也。《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按《儀禮》《禮記》越皆如字讀。《字彙》音活,非是。

躐也。《禮·王制》越紼而行事。《註》越,猶躐也。

《禮·緇衣註》越之言蹷也。

散也。《左傳·昭四年》風不越而殺。《註》越,散也。

《爾雅·釋言》越,揚也。《註》謂發揚。《周語》汨越九原。《註》越,揚也。《晉語》使越于諸侯。《註》發聲聞也。

迂也。《魯語》越哉,孫氏之爲政也。《註》越,迃也。

失也。《淮南子·精神訓》嗜慾者使人之氣越。《註》越,失也。

國名。《左傳·宣八年》盟吳、越而還。《註》越國,今會稽山隂縣也。《吳越春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

姓。《史記·管晏傳》越石父。《潛夫論》越象。

布名。《後漢·馬皇后紀》白越三千端。《註》白越,越布。

與粵通。○按《史記》南越、東越,漢書作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活。《禮·禮運》越席疏布。《註》越席,翦蒲也。《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越席,結草。《廣韻》或作趏。

《韻補》叶兪芮切。《曹植·王粲誄》人命靡常,吉凶異制。此歡之人,孰先隕越。

叶魚橘切。《琳·瑪瑙勒賦》瑰姿瑋質,紛葩豔逸。英華內照,景流外越。

【巂】

巂【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

《禮·曲禮》立視五巂。《註》巂,猶規也。謂輪轉之度。巂,或爲橤。《釋文》巂,惠圭反,車輪轉一周爲巂。一周,一丈九尺八寸也。

《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巂。《釋文》巂,戸圭反。○按左傳作酅。

《集韻》均窺切,音規。《爾雅·釋鳥》巂周。《釋文》巂音規。《集韻》本作。或作鳺。

《廣韻》《韻會》息委切《集韻》選委切,音髓。郡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註》元鼎六年開。應劭曰:故邛都國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師古曰:巂音先蘂反。《集韻》或作嶲。

《集韻》粗兗切,音吮。地名。《公羊傳·至嶲釋文》又似兗反。《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