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誉收一门

出自:明代·胡应麟《二难双美诗为大参张公赋》

拼音:[líng,lǐng,lìng][yù][shōu][yī][mén]

平仄:平仄平平平

猗欤三百篇,张仲颛孝友。
四姓雄金阊,吴趋实材薮。
森森五丹桂,扬芳赞皇囿。
惟时疫疠侵,高堂阨阳九。
饔飧滞床笫,汤药盈鬲卣。
诸昆竞扶侍,昏旦递奔走。
叔也尤徬徨,虮虱生带纽。
露祷临中逵,恍惚心语口。
母算倘可延,儿躬曷遑有。
昊天若倾听,冥冥肯其首。
沈疴遽霍然,衰札起蒲柳。
一死全吾心,庸恤近与久。
飞腾属少公,万卷穷二酉。
大孝昭显扬,龙章焕星斗。
元方操实奇,季方遇宁偶。
峨峨二难列,异代同不朽。
二难既表吴,双美尤擅越。
缅怀神仙尉,微官寄太末。
束带见督邮,甘等绛灌列。
去思二十载,高风柳下颉。
积庆流参知,振代睹人杰。
诗礼闻家庭,颂赋起岩穴。
读书直中秘,五车恣渔猎。
升沈递扬历,显晦互更涉。
直声耸庙堂,上考奏藩臬。
大旆翔三衢,棠阴半姑蔑。
遗民泣往躅,故老颂休烈。
厅事垂双松,步武俨对越。
熙朝述盛事,名宦祠世业。
至行通神明,清芬播齿舌。
弟昆洎父子,后先迥光绝。
令誉收一门,千古垂阀阅。

查看原文

注释

【令誉】美好的声誉。
【一门】1.一道门户。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 3.一族;一家。 4.一个来源。 5.犹言一类。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 7.一件,一桩。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令】

令【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

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

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

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

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

姓。

《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

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

令狐,亦地名。

令狐,複姓。

《詩·齊風》盧令令。《註》盧,田犬。令令,犬頜下環聲。

與鴒通。《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卽鶺鴒鳥。

令適,甓也。與瓴甋同。

《集韻》郞定切,音笭。令支,縣名。在遼西。

《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亦縣名。《前漢·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縣。

《集韻》盧景切,音領。官署之長。

叶呂張切,音良。《韓愈·谿堂詩》凡公四封,旣富以强。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叶下邦。《說文》載卩部。从亼从卩。發號也。《徐曰》亼卽集字,人而爲之節制。會意。

【誉】

譽【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余去聲。《說文》稱也。《玉篇》聲美也。《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譽。《註》譽者,過美之名。《詩·周頌》以永終譽。《箋》聲美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莊子·盜跖篇》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禮·祭統孔疏》援神契云:大夫之孝曰譽。

星名。《晉書·天文志》瑞星,三曰含譽。

姓。平原大守譽粹。見《晉書》。

《諡法》狀古述今曰譽。

通作豫。《詩·小雅》是以有譽處兮。《傳》譽,善聲也。處,安樂也。蘇氏曰:譽、豫通。凡詩之譽,皆言樂也。

《韻會小補》通作與。《禮·射義》詩曰:則燕則譽。《鄭註》譽,或爲與。

《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音余。義同。《論語》誰毀誰譽。《朱傳》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譽平聲。

《詩·大雅》慶旣令居,韓姞燕譽。《傳》燕,安。譽,樂也。

【收】

收【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㧃《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

《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

《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