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指烟煤半狼藉

出自:明代·胡应麟《宋榻兰亭赵文敏临本真迹歌》

拼音:[zhǎng][zhǐ][yān][méi][bàn][láng][jiè,jí]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永和九年岁癸丑,典午衣冠尽南走。
临池崛起王右军,万古乾坤落书薮。
江东胜槩标兰亭,轩窗乱叠群山青。
流觞曲水修禊事,一樽随意酣沉冥。
道服逍遥坐亭子,认是当年会稽史。
寻山玩水不解愁,屡向人前誇乐死。
含毫是日如有神,飞天历历来仙真。
峥嵘只字启八法,快剑长戟劘星辰。
诸贤词翰尽压倒,兴公蛇足徒夭矫。
垂头大令甘罚觥,奕叶琅琊传至宝。
云礽智永历辨才,屋梁伏槛丛蒿莱。
文王百计命萧翼,逡巡玉匣沉泉台。
馀子纷纷竞摹勒,掌指烟煤半狼藉
率更棐几抚硬黄,来世争传定武石。
胜朝妙迹仍浮屠,北禅老僧秘若无。
吴兴转乞独孤本,十三跋语题长途。
穷年两腕追步伐,牝牡骊黄较丝发。
双雕比翼翔太空,势极扶摇贯阊阖。
此?旧榻真宋前,五字未损湍流天。
奚潘墨沈俨如漆,澄心素札铺纯绵。
朅来燕市裹敝箧,瞥见寰中眼双热。
倾囊购得置案头,不减西方贝多叶。
龙盘凤翥何纷披,三百馀字字字飞。
乾坤万古但一帖,含毫落笔皆天机。
吴兴临本推冢嫡,中郎虎贲貌如壹。
谁哉帖尾联王羊,展卷狂呼胜和璧。
古今二绝偕遭逢,茅斋气色干长虹。
将无一夕雷电入,六丁下索还鸿濛。
沉吟却忆永和世,举代清谈误真际。
虚闻一统俪汉唐,大业三途骤凌替。
犹馀八法悬高旻,墨池滉漾雄千春。
汉文唐律遂鼎峙,至今免诮秦无人。
腐儒往往嗤小技,贤劫畴令重晋氏。
欧虞薛褚匪上乘,吴兴入室世无异。
一觞一咏乐奈何,醉来故帖重摩挲。
恍入山阴坐修竹,拍浮流水观群鹅。

查看原文

注释

【烟煤】在较高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由褐煤转化而成的煤。因燃烧时有烟而得名。一般为黑色,有较强的非金属光泽。含碳量为75%~90%,发热量较高。又可细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用于炼焦、动力、气化、化工及民用燃料等。
【狼藉】狼藉(-jí) : 也作“狼籍”。1.纵横散乱:杯盘狼藉|狼藉家书卧满床。 2.比喻破败、糟糕:声名狼藉。〈书〉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声名~(形容人的名誉极坏)ㄧ杯盘~。也作狼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掌】

掌【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

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

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

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

《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正字通》古作。後譌作仉。孟子母仉氏,今作掌。

【指】

指【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旨。《說文》手指也。《易·說卦》艮爲指。《疏》取其執止物也。《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廣韻》斥也。《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示也。《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增韻》指麾也。《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直指,官名。《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與旨恉通。意向也。《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歸趣也。《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集韻》或从月作脂。

【烟】

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姓。見《字彙》。

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

【煤】

煤【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玉篇》炱煤。《廣韻》炱煤,灰集屋也。《呂氏春秋》嚮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

《正韻》煙墨。

石炭曰煤。詳炭字註。

【半】

半【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

《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狼】

狼【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說文》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从犬,良聲。《埤雅》狼大如狗,靑色,作聲諸竅皆沸,善逐獸。里語曰:狼卜食。狼將遠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故獵師遇狼輒喜。狼之所嚮,獸之所在也,其靈智如此。古之烽火用狼糞,取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註》牡名貛,牝名狼,辨狼之種類也。《詩·齊風》竝驅從兩狼兮。《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註》狼膏聚,聚則溫。

狼藉。《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狼戾,猶狼藉也。

《周禮·秋官》條狼氏。《註》條,當爲滌器之滌。狼狼扈道上。《疏》狼狼扈道上者,謂不蠲之物在道,猶今言狼藉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

《律書》西至於狼。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

《杜篤·論都賦》寥狼邛莋。《註》寥狼,猶擥擾也。

地名。《左傳·文九年》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史記·秦本紀》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

白狼縣,屬右北平郡。臯狼縣,屬西河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後漢·明帝紀》西南夷白狼動黏諸種,前後慕義貢獻。

草名。《爾雅·釋草》孟狼尾。《註》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姓。《左傳·文二年》狼瞫取戈以斬囚。

《集韻》里黨切。音朗。狼犺,獸名。似猴。

郁狼,漢侯國。《韋昭曰》屬魯。狼音盧黨反。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集韻》《韻會》郞宕切,音浪。博狼,地名。在陽武。《前漢·張良傳》秦皇帝東遊,至博狼沙中《註》師古曰:狼音浪。◎按史記本作浪。

【藉】

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唐韻》慈夜切,音躤。《說文》祭藉也。《易·大過》藉用白茅。《註》薦藉于物。

《禮·曲禮》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註》藉,藻也。《疏》凡執玉必有其藻,以承于玉。《儀禮·聘禮註》藉謂繅也。繅所以蘊藉玉。

《孟子》助者,藉也。《趙岐註》猶人相借力助之也。《戰國策》藉兵乞食于西周。

《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註》寬博有餘也。

《後漢·隗囂傳》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所以慰藉之良厚。

《綱目集覽》身之所依曰藉。

《釋名》咀藉也,以藉齒牙也。

秦昔切,音籍。狼藉,離披雜亂貌。《前漢·江都易王傳》國中口語藉藉,無復至江都。

《周語》宣王卽位,不藉千畝。《前漢·文帝紀》其開藉田。

《穀梁傳·哀十三年》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註》藉謂貢獻。

《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註》藉,繩也。

《史記·武安侯傳》今吾身在也,而人皆藉吾弟。《註》藉,蹈也。

姓。《國語》藉偃,晉大夫。

《唐韻古音》讀胙。《史記·商君傳》註新序論:周室歸藉。《索隱》藉音胙。

《韻補》秦二切。《班固·西都賦》原野蕭條,目極四裔。禽相鎭壓,獸相枕藉。

相关诗句
拍浮流水观群鹅 恍入山阴坐修竹 醉来故帖重摩挲 一觞一咏乐奈何 吴兴入室世无异 欧虞薛褚匪上乘 贤劫畴令重晋氏 腐儒往往嗤小技 至今免诮秦无人 汉文唐律遂鼎峙 墨池滉漾雄千春 犹馀八法悬高旻 大业三途骤凌替 虚闻一统俪汉唐 举代清谈误真际 沉吟却忆永和世 六丁下索还鸿濛 将无一夕雷电入 茅斋气色干长虹 古今二绝偕遭逢 展卷狂呼胜和璧 谁哉帖尾联王羊 中郎虎贲貌如壹 吴兴临本推冢嫡 含毫落笔皆天机 乾坤万古但一帖 三百馀字字字飞 龙盘凤翥何纷披 不减西方贝多叶 倾囊购得置案头 瞥见寰中眼双热 朅来燕市裹敝箧 澄心素札铺纯绵 奚潘墨沈俨如漆 五字未损湍流天 此?旧榻真宋前 势极扶摇贯阊阖 双雕比翼翔太空 牝牡骊黄较丝发 穷年两腕追步伐 十三跋语题长途 吴兴转乞独孤本 北禅老僧秘若无 胜朝妙迹仍浮屠 来世争传定武石 率更棐几抚硬黄 掌指烟煤半狼藉 馀子纷纷竞摹勒 逡巡玉匣沉泉台 文王百计命萧翼 屋梁伏槛丛蒿莱 云礽智永历辨才 奕叶琅琊传至宝 垂头大令甘罚觥 兴公蛇足徒夭矫 诸贤词翰尽压倒 快剑长戟劘星辰 峥嵘只字启八法 飞天历历来仙真 含毫是日如有神 屡向人前誇乐死 寻山玩水不解愁 认是当年会稽史 道服逍遥坐亭子 一樽随意酣沉冥 流觞曲水修禊事 轩窗乱叠群山青 江东胜槩标兰亭 万古乾坤落书薮 临池崛起王右军 典午衣冠尽南走 永和九年岁癸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