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就征西才十八

出自:明代·胡应麟《于生歌赠凤鸣》

拼音:[cǎo][jiù][zhēng][xī][cái][shí][bā]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齐东于生太奇绝,草就征西才十八
万言落笔风雨惊,白眼青天对明灭。
忆生年少歌远游,兴到扁舟夜中发。
娇妻稚女了不顾,一苇苍茫汎吴越。
会稽秦望攀嶕峣,回首山阴正飞雪。
四百八十金银宫,湖上烟波若涂抹。
移舟却向姑苏台,扬子涛声暮填咽。
石城城南访莫愁,画栋雕甍管弦列。
平康巷陌人如花,散尽黄金等尘屑。
万金散尽归故乡,斑烂菽水娱高堂。
三冬文史业颇富,骅骝騄駬争腾骧。
一经耻逐蠹鱼老,摩挲石鼓临钟王。
解衣盘礴得画理,朱栏澒洞浮潇湘。
禽鱼小景各生动,飞鸣宿食交林塘。
明窗净几拂缣素,虎丘细酌焚清香。
名流满座挥大白,百觚一饮雄高阳。
酣来如意舞精铁,双龙错落回精光。
一朝遇我庄岳底,飘然挟刺来茅堂。
念年魂梦走瀫水,龙门渺邈如天阊。
先生牙颊肯终惠,蟭蛲努力追飞黄。
嗟余濩落拙且蹇,江淮一旅徒披猖。
中原屈指故老尽,即今二仲谁求羊。
邂逅逢生竹林下,有如阮籍偕嵇康。
淋漓曲糵岂无意,仰天大笑神飞扬。
男儿事业在十指,述功纪德皆文章。
高冠大盖等澌沫,电光石火徒张皇。
生今二十甫逾八,声华烨烨悬乡邦。
歌处呻吟总金石,赋成咳唾俱琳琅。
山东英妙孰卿比,长缨直欲蒐穷荒。
他时掉臂走双阙,天人三策摅岩廊。
名成弹指竟大业,肯将肉食移青缃。
春风乍夜变杨柳,娟娟别思盈河梁。
念子殷勤若胶漆,纷披大雪携壶浆。
男儿抗手讵足论,新秋计日来馀皇。
芒鞋布袜吾共尔,翩翩结束穷齐方。
云霞万仞蹑梁父,七十二帝骖翱翔。
磨崖绝顶勒名姓,卧看海日生扶桑。

查看原文

注释

【草就】底稿草拟完成。
【就征】接受朝廷﹑官府征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就】

就【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鷲。《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廣韻》成也,迎也。《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卽也。《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

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

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

終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

姓。《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征】

征【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

《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

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註》仙人,姓征,名伯僑。

《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註》音征,稅也。當作征。

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才】

才【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傳》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姓。明尙書才寬。

《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作代切,音再。義同。

叶卽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八】

八【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

《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

《韻補》叶筆別切,音䇷。《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

《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㧙。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

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

相关诗句
卧看海日生扶桑 磨崖绝顶勒名姓 七十二帝骖翱翔 云霞万仞蹑梁父 翩翩结束穷齐方 芒鞋布袜吾共尔 新秋计日来馀皇 男儿抗手讵足论 纷披大雪携壶浆 念子殷勤若胶漆 娟娟别思盈河梁 春风乍夜变杨柳 肯将肉食移青缃 名成弹指竟大业 天人三策摅岩廊 他时掉臂走双阙 长缨直欲蒐穷荒 山东英妙孰卿比 赋成咳唾俱琳琅 歌处呻吟总金石 声华烨烨悬乡邦 生今二十甫逾八 电光石火徒张皇 高冠大盖等澌沫 述功纪德皆文章 男儿事业在十指 仰天大笑神飞扬 淋漓曲糵岂无意 有如阮籍偕嵇康 邂逅逢生竹林下 即今二仲谁求羊 中原屈指故老尽 江淮一旅徒披猖 嗟余濩落拙且蹇 蟭蛲努力追飞黄 先生牙颊肯终惠 龙门渺邈如天阊 念年魂梦走瀫水 飘然挟刺来茅堂 一朝遇我庄岳底 双龙错落回精光 酣来如意舞精铁 百觚一饮雄高阳 名流满座挥大白 虎丘细酌焚清香 明窗净几拂缣素 飞鸣宿食交林塘 禽鱼小景各生动 朱栏澒洞浮潇湘 解衣盘礴得画理 摩挲石鼓临钟王 一经耻逐蠹鱼老 骅骝騄駬争腾骧 三冬文史业颇富 斑烂菽水娱高堂 万金散尽归故乡 散尽黄金等尘屑 平康巷陌人如花 画栋雕甍管弦列 石城城南访莫愁 扬子涛声暮填咽 移舟却向姑苏台 湖上烟波若涂抹 四百八十金银宫 回首山阴正飞雪 会稽秦望攀嶕峣 一苇苍茫汎吴越 娇妻稚女了不顾 兴到扁舟夜中发 忆生年少歌远游 白眼青天对明灭 万言落笔风雨惊 草就征西才十八 齐东于生太奇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