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据度荒馑

出自:明代·胡应麟《题瞿令人册为茂才绍曾》

拼音:[jié,jiá][jù,jū][dù,duó][huāng][jǐn]

平仄:平平平平仄

妇惟丁生母,卓行超人寰。
笄岁适名门,婉若蕙与兰。
结缡讵云久,灾氛岌相缠。
良人遘奇疾,百体纷摧残。
心神忽眩瞑,手足时颠连。
欢娱掷中道,畴不虞红颜。
母也执高节,涕泗如流泉。
呼天誓同穴,肯析双飞翰。
一身委床笫,药物长周旋。
肝肠绝怨怼,面目忘媸妍。
仰事头白姑,頫鞠黄口男。
家徒四壁立,辟纑夜灯前。
拮据度荒馑,永昼怀饥寒。
彼苍鉴明德,绕膝森鹓鸾。
矫矫汗血驹,励志游天闲。
劬劳念母氏,赋咏蒐名贤。
我闻载叹息,踊跃操如椽。
偷生信为易,蹈死亮非难。
厄哉斯人遇,毕世罹忧患。
贞心既不毁,淑问仍终完。
夫存子亦树,晚节聊蝉联。
宁知处困怀,荼毒穷当年。
凛凛铁石肠,兴彼懦与顽。
裁诗颂令哲,史笔千秋传。

查看原文

注释

【拮据】1.劳苦操作;辛劳操持。 2.艰难困顿;经济窘迫。拮据(-jū) : 1.操劳:予手拮据。 2.经济困窘:手头拮据。
【度荒】挨过、度过饥荒、灾荒。
【荒馑】饥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拮】

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結。《說文》手口共有所作也。《詩·豳風》予手拮据。《傳》撠挶也。《疏》以手爪挶持草也。

《唐韻》居質切《集韻》《韻會》《正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集韻》《韻會》訖黠切。與戛同。轢之也。《戰國策》大夫種爲越王禽勁吳,成霸功,句踐終拮而殺之。《註》蓋逼之。

《集韻》丘傑切,音朅。與揭同。舉也。

【据】

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說文》戟挶也。《詩·豳風箋》韓詩云:口足爲事曰拮据。

《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據。手病也。

與據通。《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註》据,今據字,猶位也,處也。

《酷吏傳贊》趙禹据法守正。

《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騖。《註》張揖云:据,直項也。(據)《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鋸。《說文》杖持也。《論語》據於德。

《廣韻》依也。《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藜。《詩·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左傳·僖五年》享祀豐潔,神必據我。《註》據猶安也。

引也,援也。《爾雅疏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

按也。《禮·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老子·道德經》猛獸不據。《註》以爪按拏曰據。

拒守也。《史記·趙奢傳》先據北山上者勝。

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

《集韻》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

《史記註》訖逆切,音戟。《呂后紀》見物如蒼犬,據高后掖。

叶求於切,音蘧。《史記·龜筴傳》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通作据。見据字註。

【度】

度【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荒】

荒【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呼光切,音肓。《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語》田疇荒蕪。《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

廢也。《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傳》無廢棄我命。

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傳》大治度水土之功。

《書·禹貢》五百里荒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掩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空也。《吳語》荒成不盟。

蒙也。《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

《集韻》同慌。《楚辭·哀郢》荒忽其焉極。

通肓。《史記·扁鵲列傳》搦髓腦揲荒。《註》荒,膏荒也。

地名。《水經注》荒谷東岸有冶父城。《梁元帝·覽賦》夕瞻荒谷之寺。

歲名。《爾雅·釋天》大歲在己曰大荒落。

姓,見《通志·氏族略》。

【馑】

饉【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渠遴切《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僅。《廣韻》無穀曰飢,無菜曰饉。《論語》因之以飢饉。

《韓詩外傳》三穀不升謂之饉。《字彙補》亦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