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携余掉臂入

出自:明代·胡应麟《拟李白蜀道难作梁父吟》

拼音:[yù][nǚ,rǔ][xié][yú][diào][bì,bei][rù]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抱膝南阳庐,明时甘陆沈。
唐尧倦六合,飞书入深林。
颍川之水,咄嗟不足洗余耳,拂衣长啸直上岱宗之嵚岑。
岱宗高高不得上,卧龙之叟来相寻。
邀余憩梁父,重作梁父吟。
我吟梁父君莫猜,仰天叱咤浮云开。
晏婴侏儒忌贤哲,二三力士庸堪哀。
古来封禅之君七十二,其人一一俱尘埃。
请为梁父吟,我吟君莫猜。
梁父中天十万八千有馀丈,一柱亭亭迥出泰山上?砑。
巃嵷独立标乾坤,恍若元气浮昆崙。
龟蒙凫绎以东诸阜尽培塿,纷纭拜伏罗儿孙。
决眦断虹入,荡胸明霞屯。
手接飞鸟度,步学猿猱蹲。
竦身十八盘,象纬渐可扪。
黄河一线绕山麓,徂徕矫首势欲吞。
鹿卢之蹻抟旋撇捩不遑息,神人绝顶为我开天门。
开天门,阅仙籍,其间似有胡生名,谪向金华煮白石。
朝从天门卧,夜坐日观峰。
峰头望海色,灏灏连长空。
五城十二楼,嵯峨驾天风。
天鸡乱鸣不知夕,回飙忽卷大海立。
海水横飞十洲溢,滟滟扶桑吐朝日。
红轮轣辘碾太虚,我欲乘之走八极。
金银台殿咫尺间,玉女携余掉臂入
掉臂入,谒元君,呵赤蜺,导黄麟。
右拍浮丘肩,左顾招广成。
神农以还九千九百九十有馀帝,扬雷掣电纷纷跨鹤而来迎。
鸟篆鸿章閟灵迹,仲尼扪崖怪难识。
蛟螭缺落狐兔跑,对此抚膺重叹息。
翠华茫茫杳何处,四顾中原日无色。
君不见秦祖龙,云亭柴望拥列辟,衣冠剑舄如云虹。
至今沦没尽荒草,故物但有当时松。
君不见汉孝武,驰驱栾大延文成,卤簿干旄照东鲁。
东方小儿弄乃公,寂寞荆榛翳抔土。
吁嗟乎,秦皇汉武真蜉蝣,我今胡为此滞留。
拂袖行歌下梁父,下山竟作齐东游。
齐东道上逢李白,飞扬跋扈心神投。
鹔鹴之裘五花马,一醉五月眠高楼。
吴钩如霜雪花落,纵横眼底无全牛。
我歌梁父属尔和,遥空立降双青虬。
世人拍手笑轻薄,我嗤人世真累囚。
渭滨老叟太多事,行年八十图封侯。
鄙哉齐国三竖子,沾沾一果同猕猴。
力排南山躯九尺,杀身反堕侏儒俦。
隆中释耒大星殒,人间事事当回头。
头上青丝一朝倏尔变白发,九州之伯四岳之长如悬疣。
梁父吟,歌莫愁,男儿有身睥睨六合追巢由。
不然淋漓大白扫椽笔,阳春百代鸣天球。
犹胜古来封禅之君七十二伐功,诩德誇蚩尤。
君不见七十二家文字总顽石,汉碣秦碑半颓泐。
惟有青莲居士梁父吟,万古长悬岱宗日。
惟有青莲居士梁父吟,万古长悬岱宗日。

查看原文

注释

【玉女】1.对他人之女的美称。 2.美女。 3.仙女。 4.常与"金童"对举,指侍奉仙人的女童。 5.草名,即女萝。
【掉臂】1.甩动胳膊走开。表示不顾而去。 2.自在行游貌。 3.奋起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玉】

玉【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

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女】

女【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茹上聲。《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易·繫辭》坤道成女。《詩·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禮·內則》女子生,設帨於門右。《淮南子·地形訓》土地各以類生,澤氣生女。

已嫁曰婦,未字曰女。《禮·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星名。須女四星,主布帛,爲珍寶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

織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絲帛,見《星經》。

水名。《山海經》嶧臯之山,其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

女戰法》。

金女,西王母也,厥姓緱氏,見《集仙錄》。

靑女,霜神也,至秋三月地氣下藏,靑女乃出,以降霜雪,見《淮南子·天文訓》。

奼女,丹汞也。河上奼女,得火則飛,見《參同契》。

國名。女子國,在巫咸北。《郭璞·圖贊》女子之國,浴于黃水。乃媷乃字,生男則死。

東女國,女主號賔就。見《唐書·西域傳》。

扶桑東千里有女國,其人容貌端正,身體有毛,見《通考》。

姓。湯賢臣女鳩,女房,漢賢良女敦,晉大夫女叔寬。

梵言阿摩,此言女,言母。蘇弗室利,此言善女。

鸚䳇名雪衣女,見《漢武外傳》。鵲名神女,見《古今注》。蜆名縊女,見《爾雅·釋蟲》。螟蛉名戎女,見《毛詩·註疏》。

《集韻》《韻會》忍與切。同汝,對我之稱。

《廣韻》《集韻》《韻會》尼據切,茹去聲。以女妻人曰女。《書·堯典》女于時。

【携】

携【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俗攜字。(攜)《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畦。《說文》提也。《六書故》縣持也。《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

離也。《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

連也。《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

姓。見《姓苑》。或省作㩦。俗作携㩗擕,非。

【余】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掉】

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吊切《正韻》杜弔切,調去聲。《說文》搖也。《廣韻》振也。《左傳·昭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楚語》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註》掉,作也。《史記·孟嘗君傳》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前漢·蒯通傳》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舌。

正也。《左傳·宣十二年》御下兩馬,掉鞅而還。《註》飾馬正鞅,以示閒暇。

掉磬。《禮·內則註》雖有勤勞,不敢掉磬。《疏》崔氏云: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隱義云: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了切,音窕。亦搖動也。《增韻》顫也。

《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尼角切,音搦。義同。

持也。

《集韻》女敎切,音鬧。聲甄動也。《周禮·春官·典同》薄聲甄。《註》甄猶掉也。鍾微薄則聲掉。

【臂】

臂【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說文》手上也。《廣韻》肱也。《增韻》腕也。《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牲之肩脚亦謂臂。《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相关诗句
万古长悬岱宗日 惟有青莲居士梁父吟 万古长悬岱宗日 惟有青莲居士梁父吟 汉碣秦碑半颓泐 君不见七十二家文字总顽石 诩德誇蚩尤 犹胜古来封禅之君七十二伐功 阳春百代鸣天球 不然淋漓大白扫椽笔 男儿有身睥睨六合追巢由 歌莫愁 梁父吟 九州之伯四岳之长如悬疣 头上青丝一朝倏尔变白发 人间事事当回头 隆中释耒大星殒 杀身反堕侏儒俦 力排南山躯九尺 沾沾一果同猕猴 鄙哉齐国三竖子 行年八十图封侯 渭滨老叟太多事 我嗤人世真累囚 世人拍手笑轻薄 遥空立降双青虬 我歌梁父属尔和 纵横眼底无全牛 吴钩如霜雪花落 一醉五月眠高楼 鹔鹴之裘五花马 飞扬跋扈心神投 齐东道上逢李白 下山竟作齐东游 拂袖行歌下梁父 我今胡为此滞留 秦皇汉武真蜉蝣 吁嗟乎 寂寞荆榛翳抔土 东方小儿弄乃公 卤簿干旄照东鲁 驰驱栾大延文成 君不见汉孝武 故物但有当时松 至今沦没尽荒草 衣冠剑舄如云虹 云亭柴望拥列辟 君不见秦祖龙 四顾中原日无色 翠华茫茫杳何处 对此抚膺重叹息 蛟螭缺落狐兔跑 仲尼扪崖怪难识 鸟篆鸿章閟灵迹 扬雷掣电纷纷跨鹤而来迎 神农以还九千九百九十有馀帝 左顾招广成 右拍浮丘肩 导黄麟 呵赤蜺 谒元君 掉臂入 玉女携余掉臂入 金银台殿咫尺间 我欲乘之走八极 红轮轣辘碾太虚 滟滟扶桑吐朝日 海水横飞十洲溢 回飙忽卷大海立 天鸡乱鸣不知夕 嵯峨驾天风 五城十二楼 灏灏连长空 峰头望海色 夜坐日观峰 朝从天门卧 谪向金华煮白石 其间似有胡生名 阅仙籍 开天门 神人绝顶为我开天门 鹿卢之蹻抟旋撇捩不遑息 徂徕矫首势欲吞 黄河一线绕山麓 象纬渐可扪 竦身十八盘 步学猿猱蹲 手接飞鸟度 荡胸明霞屯 决眦断虹入 纷纭拜伏罗儿孙 龟蒙凫绎以东诸阜尽培塿 恍若元气浮昆崙 巃嵷独立标乾坤 一柱亭亭迥出泰山上?砑 梁父中天十万八千有馀丈 我吟君莫猜 请为梁父吟 其人一一俱尘埃 古来封禅之君七十二 二三力士庸堪哀 晏婴侏儒忌贤哲 仰天叱咤浮云开 我吟梁父君莫猜 重作梁父吟 邀余憩梁父 卧龙之叟来相寻 岱宗高高不得上 拂衣长啸直上岱宗之嵚岑 咄嗟不足洗余耳 颍川之水 飞书入深林 唐尧倦六合 明时甘陆沈 抱膝南阳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