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身徇国家

出自:明代·胡应麟《汉铙歌十八首 其六 战城南》

拼音:[wěi,wēi][shēn][xùn][guó][jiā,jia,jie]

平仄:平平仄平平

战城南,日无色。
壮士长征死,愿作乌鸢食。
请谓乌与鸢:“壮士死,国家委。
身丧其元,汝食其肉,一胡忍且残。
世有大豪元恶巨奸,杀公吏,探赤丸,暴戾恣睢脍人肝。
一旦祸机发,横尸道旁,血如流泉,腐肉如丘山。
汝胡不食,甘此忍且残。
”请为乌与鸢答君子:“言世有大豪元恶巨奸,司命不敢录,司败不敢拘,司隶不敢纠弹。
十九老死牖下,子孙贵盛,冢墓象祈连。
彼虽有肉血,我安得餐。
壮士不自惜,委身徇国家,丧其元,我固当得食,彼复何言。

查看原文

注释

【委身】1.托身,以身事人。 2.弃身。 3.置身,寄身。 4.女子将身体交给男人。谓嫁给男子。 5.脱身。
【徇国】1.谓传示国人。 2.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徇,通"殉"。
【国家】1.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2.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委】

委【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骫。任也,屬也。《莊子·知北遊》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左傳·昭元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孫黑强委禽焉。

頓也。《唐書·杜遜能傳》書詔雲委。《蘇頲傳》詔書塡委。

棄置也。《孟子》委而去之。

本曰原,末曰委。《禮·學記》或原也,或委也。

端委,禮衣。《左傳·昭元年》劉子謂趙孟曰:吾與子弁冕端委。

宛委,山名,在會稽東南。《汲冢周書》禹登宛委山,發金之書,得通水之理。

姓。《風俗通》太原太守委進。

《集韻》於僞切,音萎。委積牢米薪蒭之總名。少曰委,多曰積,委積以待施惠。

籠貨物之府。漢少府有屬官,郡置轉輸,開委府于京師,以籠貨物。

《廣韻》於爲切《集韻》邕危切,音逶。雍容自得之貌。《詩·召南》委蛇委蛇。《鄘風》委委佗佗。《說文》委,隨也。从女从禾。《徐鉉曰》曲也。从禾垂穗,委曲之貌。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徇】

徇【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韻會》松倫切,音旬。《爾雅·釋言》徧也。《註》周徧也。《墨子·公孟篇》身體强良,思慮徇通。

《廣雅》營也。

《集韻》使也。《莊子·人閒世》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

《集韻》須閏切《韻會》《正韻》松閏切,音濬。《說文》疾也。《史記·五帝本紀》幼而徇齊。《註》裴駰曰:徇,疾。齊,速也。

《廣韻》辭閏切,音殉。自衒名行也。

略也。《前漢·魏豹傳》勝使周市徇魏地。《註》徇,略也。

與狥通。《周禮·天官·小宰》狥以木鐸。

與殉通。《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

【国】

國【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囗囶圀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