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筵开虎丘畔

出自:明代·胡应麟《逍遥篇为袁履善八秩赋》

拼音:[dài][mào][yán][kāi][hǔ][qiū][pà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国初词人袁海叟,白燕篇章脍人口。
风流文藻二百年,载睹当今沔阳守。
沔阳刺史真人豪,弱冠雄心蟠巨鳌。
射策曾同弇州榜,三山彩笔飞寒涛。
白氎青衫走燕市,杜曲东风绾游骑。
黄金台馆千尺强,击筑狂歌五侯避。
长杨执戟甘沉冥,一麾出守辞神京。
朱幡皂盖列先后,峨㞹大舳浮江城。
江城八月天茫茫,九疑七泽连高唐。
岳阳楼头唤杜甫,乾坤万古留诗狂。
吏事纷纭苦拘束,回首家林梦松菊。
拜迎官长折腰领,鞭挞黔黎碎肝腹。
文人拙宦自古然,丈夫讵乞儿曹怜。
区区五斗若毛发,肯将一饱酬如椽。
步兵江东兴飞越,两屐秋光路明灭。
为园半割三泖云,筑室全邀九峰月。
九峰三泖长逍遥,飘然越海来轻桡。
金银梵宇四百八,烟霞石屋攀岧峣。
畴昔逢余大堤上,拂拭楸枰互神王。
持杯恍缔竹林友,醉眼朦胧豁霄壤。
四腮鲈熟归兴浓,河梁对拆双飞龙。
重来握手瓦棺寺,烛花夜半流残红。
闻道今年政八十,步履康庄捷蚊翼。
家家拂席延林宗,处处携觞候安石。
嗟余落魄雅好游,夙生药物攒眉头。
看君耄耋若孺子,香山洛社同优游。
玳瑁筵开虎丘畔,矍铄廉颇老能饭。
芝兰玉树森庭阶,舞綵含饴剧堪羡。
何来初度地藏符,孟秋晦日悬桑弧。
今年七月月小尽,安期一夜来蓬壶。
太白浮公为公寿,尘世浮华孰先后。
灵光一柱海岱间,屈指君王问耆旧。
冥灵琐琐未足誇,瑶池几见飞桃花。
春秋载阅大椿历,青牛相逐还流沙。

查看原文

注释

【玳瑁】脊椎动物,爬行纲,海龟科。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头顶有两对前额鳞,上颌钩曲。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性强暴,以鱼、软体动物、海藻为食。产于黄海、南海、东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卵可食;角质板可制眼镜框或装饰品;甲片可入药。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虎丘】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海拔30多米,山不高却气势雄奇,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有云岩寺塔(虎丘塔)、剑池(阖闾墓)和二山门、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等名胜古迹。为苏州游览胜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玳】

玳【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待戴切,音代。瑇瑁也。《玉篇》俗以瑇瑁作玳瑁。《異物志》如龜,生南海。大者如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范雲贈張謖詩》儐從皆珠玳。

【瑁】

瑁【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㺺。《說文》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徐曰》冒,上有物冒之也。犂冠,卽犂鑱也。今字書作犂錧,音義同。《正字通》禮,諸侯卽位,天子賜以命圭,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圭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圭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

通作冒。《周禮·冬官考工記》天子執冒四寸。《註》名玉曰冒,言德能覆蓋天下也。四寸者,以尊接,小爲貴也。

《廣韻》《集韻》莫代切,音䆀。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瑇瑁,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異物志》生南海,大者如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應劭曰:雄曰瑇瑁,雌曰觜蠵。《史記·司馬相如傳》瑇瑁鱉黿。《註》似觜觿,甲有文,出南海,可以飾器物。《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廣韻》莫沃切《集韻》謨沃切,音媢。義同。《韻會》或作蝐。亦作冒。

【筵】

筵【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說文》竹席也。《周禮·春官》司几筵下士二人。《註》筵亦席也。鋪陳曰筵,藉之曰席。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釋名》筵,衍也。舒而平之,衍衍然也。《詩·小雅》賔之初筵。《箋》筵,席也。《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虎】

虎【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與琥通。《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干祿字書》通作。

【丘】

丘【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㘳《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

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前漢·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聚也。《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大也。《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註》長嫂之稱。

空也。《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丘里。《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比丘。《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姓。

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韻補》叶祛其切,音欺。《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叶苦高切,音尻。《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叶丘於切,音區。《。

【畔】

畔【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正韻》薄半切,音叛。《說文》田界也。《左傳·襄二十五年》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史記·周本紀》耕者皆讓畔。

《博雅》畔,離也。《書·胤征》畔官離次。

倍也。《禮·王制》革制度衣服者爲畔,畔者君討。《前漢·高帝紀》漢王幷關中而齊梁畔之。

《詩·大雅》無然畔援。《箋》畔援,猶跋扈也。《釋文》韓詩云:畔援,武强也。

《韻補》叶皮變切,音卞。《杜篤·論都賦》昔在彊秦,爰初開畔。霸自岐雍,國富人衍。衍,音宴。

《轉注古音》畔,讀作盤。《漢》引易屯卦畔桓居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