麀鹿兮雉兔

出自:明代·胡俨《访石鼓》

拼音:[yōu][lù][xī][zhì][tù]

平仄:平仄平仄仄

有石兮鼓形,质礧礧兮坚贞。
始柔祇兮孕璞,实圆灵兮陨星。
玉人兮追琢,刓方兮就规。
越千祀兮不泯,羌神物兮司之。
謇周道兮寝微,宣中兴兮奋发。
天戈兮四挥,肆南征兮北伐。
徐方兮载安,猃狁兮摧残。
方召兮桓桓,暨补衮兮仲山。
文谟兮武烈,流二雅兮咏歌。
铿鍧兮炳耀,昭耿耿兮不磨。
繄端拱兮法宫,四海聿兮来同。
选徒兮行狩,吉日兮车攻。
岐山巀兮苍苍,纷旗旐兮央央。
?马兮既?,?弓兮斯张。
儦儦兮速速,矢激兮?蜀。
■■兮员员,君子来兮逌属。
汧殹兮沔沔,鳗鲤游兮重渊。
充庖兮登俎,??兮絜鲜。
麀鹿兮雉兔,左?趋兮右顾。
君子兮逌乐,䟏䟏兮孔庶。
?■兮既平,天子兮永宁。
康驾兮申策,言还兮镐京。
左右翼兮委蛇,联赤芾兮光陆离。
臣籀兮再拜,瑑丹兮流滋。
粲星斗兮错落,与云汉兮昭回。
珊瑚晔兮腾彩,玉树春兮菲菲。
环佩锵兮鸾凤飞,鼎鼐蔚兮蟠蛟螭。
诞纪功兮刻石,亘终古兮无极。
历岁华兮既远,半苔斑兮藓蚀。
苍烟兮荆棘,雨淋漓兮日炙。
野烧兮年年,亦何悲兮?画。
既不偶兮弃损,复宛转兮流传。
嗟以形兮见役,乃幸获乎天全。
巍巍兮璧雍,鼓钟兮雍雍。
庇广厦兮深覆,惟日觌兮圣容。
甘从事兮击埽,宣人文兮无穷。

查看原文

注释

【麀鹿】牝鹿。
【雉兔】野鸡和兔子。亦指猎取野鸡和兔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麀】

麀【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憂。《說文》牝鹿也。从牝省。《詩·小雅》麀鹿麌麌。

【鹿】

鹿【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詩·小雅》呦呦鹿鳴。

鹿蜀,獸名。見《山海經》。

鉅鹿,郡名。《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

獲鹿、束鹿,縣名。《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註》在今衞縣西北。

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鹿門,關名。《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註》魯南城東門。

臺名。《書·武成》散鹿臺之財。《薛瓚曰》在朝歌城。

衡鹿,官名。《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囷鹿。《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謂鹿。俗作簏。

鹿車小車也。《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酒器。《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縷鹿,婦人冠名。見《蔡邕·獨斷》。

鹿豆。《爾雅·釋草》蔨,鹿,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草名。見《本草綱目》。

與麓通。《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周語》作旱鹿。

姓。《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五鹿,複姓。漢有五鹿充宗。

鹿鹿,與錄錄通。《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註》錄錄,猶鹿鹿也。亦作碌碌。

作陸陸。

《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註》獨鹿,與屬鏤同。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雉】

雉【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東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疏》別諸雉之名也。《易·說卦》離爲雉。《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士執雉。《公羊傳·襄二十七年》昧雉彼視。

《爾雅·釋鳥》鵽鳩,雉,一名鵽鳩。

《晏子·問篇》鄒滕雉犇而出其地,猶稱公侯。

《晉語》雉經於新城之廟。《註》雉經,頭搶而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註》雉,長三丈,高一丈。《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徑三百雉,故其大都不過百雉。《管子·海王篇》吾欲藉於臺雉。

《春秋·定二年》雉門及兩觀災。《註》雉,公宮之南門。

《揚雄·甘泉賦》列新雉於林薄。《註》服虔曰:新雉,香草也。

《爾雅·釋詁》雉,也。《註》義未詳。

《揚子·方言》雉,理也。

《韻會》姓也。殷後有雉氏。

《前漢·高后紀註》荀悅曰:諱雉之字曰野雞。師古曰:呂后名雉,故臣下諱雉也。《韻會》漢人諱之,謂雉爲野雞。

《集韻》序字註。

《集韻》演爾切,音酏。縣名。《前漢·地理志》江夏郡下雉縣。《註》雉,羊氏反。《又》南陽郡雉縣。《註》弋爾反。

《集韻》口駭切,音鍇。桂林人謂人短爲矲雉,或作。

直利切,音稚。野雞也。

【兔】

兔【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吐去聲。《說文》獸名。象踞後其尾。《禮·曲禮》兔曰明視。《韻會》歐陽氏曰:兔从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

《正韻》亦作菟。《前漢·賈誼傳》搏畜菟。《嚴延年傳》韓盧取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