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溆始綷䌨

出自:明代·祝允明《汎舟登郡西诸山作》

拼音:[huā][xù][shǐ][cuì][cài]

平仄:平仄仄仄仄

西岩蔚春气,丹翠绚长霭。
结驷出阊门,日华浮羽盖。
晓市凑万响,方言九州会。
青翰迅妍洲,遥遥背城迈。
中流箫鼓鸣,连甍夹堤起。
莺吟方树底,鸥舞澄沙际。
柳坂少依依,花溆始綷䌨
逶迤度重岭,宛转入蒙荟。
欣遭胜域奏,虑遣俗累解。
薄暮风咏归,华月漾玄濑。
鸣笳震水关,登陆且回憩。
遨翔吁可乐,来往日月代。

查看原文

字义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溆】

漵【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敘。水名。《廣輿記》楚辰州漵浦縣,有漵溪,出鄜渠山。

水浦也。《杜甫詩》舟人漁子入浦漵。別作㵰汿。

【始】

始【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初也。《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毛詩序》是爲四始。《註》風二雅頌也。《前漢·鮑宣傳》日食于三始。《註》元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猶朝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春秋法五始之要。《註》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敎之始。公卽位者,一國之始。

七始,華始,樂名。《孟康曰》七始,天地人四時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漢·安世房中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旬始,星名。《前漢·天文志》旬始,出于北斗傍。《司馬相如·大人賦》垂旬始以爲幓。

山名。《山海經》東始之山多蒼玉。

州名。屬廣漢郡,魏攺始州。宋攺隆慶府爲始州。

式吏切,音試。《毛晃曰》本始之始上聲,易資始,大始之類是也。方始爲之始去聲,禮月令桃始華,蟬始鳴之類是也。幓字原从車从參。或作襂縿。

【綷】

綷【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子對切《集韻》祖對切,音晬。會五綵也。亦作蜶。《史記·司馬相如傳》綷雲蓋而樹華旗。《註》綷,蓋有五綵也。《漢書註》師古曰:綷,合也。

《集韻》穌回切,音同。

《集韻》七醉切,音翠。《韻會》取猥切,音漼。《類篇》綷䌨,紈素聲。

《集韻》卽聿切,音卒。《玉篇》周也。

【䌨】

䌨【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七曷切,音攃。《玉篇》絹縠也。《類篇》綃屬。

《集韻》桑葛切,音。義同。

《集韻》《韻會》七蓋切,音蔡。《類篇》綷䌨,紈素聲。《潘岳·藉田賦》綃紈綷䌨。○按《漢書》班倢伃傳作綷縩。詳縩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