腴亩获枯苴

出自:明代·王跂《夜归即事》

拼音:[yú][mǔ][huò][kū][jū,chá]

平仄:平仄仄平平

繁星彗村门,烂熳如帚把。
归人趁余光,犬吠盈四野。
牵砻发浩歌,篝火高林下。
岁征在恒旸,腴亩获枯苴
谷磬杵臼间,斯声闻盖寡。
三冬苦饥饿,横征恣敲打。
不闻酒囊枯,增压裂不舍。
幸无巢泚徒,中原已戎马。
谁能采刍荛,稽首告旃厦。

查看原文

字义

【腴】

腴【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音逾。《說文》腹下肥也。《廣韻》肥腴。《通雅》凡肉肥耎處曰腴。《禮·少儀》進魚,冬右腴。《註》腴,腹下也。《疏》腴謂魚腹。

凡借以喻肥者皆曰腴。《前漢·地理志》爲九州膏腴。《註》師古曰:腹之下肥曰腴,故取喻云。

《班固·答賓戲》愼修所志,守爾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肥田稱膏腴。

猪犬腸也。《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註》腴有似人穢。《疏》猪犬腸也。

《類篇》勇主切,音雨。義同。

《韻補》叶音尤。《陳琳詩》轗軻固宜然,陋何所羞。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亩】

畝【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謀上聲。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泰孝公制,二百四十步爲畝。宋程頤曰:古者百畝,止當今之四十畝。今之百畝,當古之二百五十畝。《書·盤庚》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詩·小雅》南東其畝。《朱註》畝,壟也。

丘名。《爾雅·釋地》如畝畝丘。《註》丘有隴界,如田畝。《釋名》畝丘,丘體滿一畝之地也。《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傳》畝丘,丘名。

地名。《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

《韻補》叶莫補切,模上聲。《班固·西都賦》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畎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

叶滿彼切,眉上聲。《詩·豳風》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屈原·離騷》余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說文》本作畮。

【获】

獲【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胡伯切《集韻》《韻會》胡陌切,音韄。《說文》獵所獲也。《周禮·夏官·射人》三獲。《釋文》劉音胡伯反。

《集韻》獸名。

《集韻》亦姓。

《廣韻》胡麥切,音畫。得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詩·小雅》笑語卒獲。《傳》獲,得時也。

《爾雅·釋詁》馘,穧,獲也。《註》獲賊耳爲馘,獲禾爲穧。《詩·秦風》舍拔則獲。

《小雅》執訊獲醜。

《廣韻》臧獲。《方言》云: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門名。《左傳·昭二十年》公孟有事于蓋獲之門外。《註》蓋獲,衞郭門。

回獲,縣名。屬北地郡。見《前漢·地理志》。

《廣韻》亦姓。宋大夫尹獲之後。

《集韻》黃郭切,音鑊。隕獲,困迫失志貌。《禮·儒行》不隕獲于貧賤,通作穫。

《集韻》《類篇》忽郭切,音霍。恢廓貌。

《集韻》胡故切,音護。《禮·曲禮》毋固獲。

《集韻》胡化切,音話。爭取也。《周禮·春官·司常》凡射,共其獲旌。《註》獲旌,獲者所持旌。《釋文》李音胡霸反。

【枯】

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苴】

苴【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千余切,音蛆。《玉篇》麻也。《詩·豳風》九月叔苴。《傳》苴,麻子也。《莊子·讓王篇》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註》苴,有子麻也。

《禮·喪服小記》苴,杖竹也。《註》苴者,黯也,心如斬斫,貌若蒼苴,所以縗裳、絰杖,俱備苴色。《儀禮·喪服傳》斬衰裳,苴絰、杖、絞帶。《疏》以一苴目此三事,謂苴麻爲首絰、要絰,又以苴竹爲杖,苴麻爲絞帶。

《廣韻》子余切,音沮。履中草。

《禮·曲禮》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註》苴,藉也。《管子·霸言篇》上夾而下苴。《註》苴,包裹也。

木名。《山海經》服山,其木多苴。

《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苴。《註》巴苴,草名。

地名。《史記·索隱註》狄苴,在渤海。

姓。《前漢·貨殖傳》有平陵苴氏。

鋤加切,音槎。水中浮草也。《詩·大雅》如彼棲苴。《疏》苴是草木之枯槁者,故在樹未落及已落爲水漂皆稱苴也。《楚辭·悲回風》草苴比而不芳。《註》枯曰苴。

《正韻》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前漢·郊祀志》掃地而祠,席用苴稭。《註》讀如租。

《類篇》徐嗟切,音斜。苴咩城,在雲南。

《集韻》側下切,音鮓。《莊子·讓王篇》其土苴以治天下。《註》土苴,和糞草。《韓愈文》補苴罅漏。

《正韻》將豫切,音怚。《前漢·終軍傳》苴白茅于江、淮。《註》苴,于豫切。

讀作巴。《史記·張儀傳》苴蜀相攻擊。《索隱註》苴,音巴。

讀苞。《後漢·徐廣傳註》譙周曰:益州天苴,讀爲苞黎之苞。

《五音集韻》子與切,音咀。《羣經音辨》亦音咀。

《正韻》才野切,音灺。幔也。

伺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