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衣独抚琴

出自:明代·王洪《黄氏馀秀堂》

拼音:[shè,niè][yī][dú][fǔ][qín]

平仄:仄平平仄平

江水何浩浩,上有嘉树林。
高堂此逍遥,坐见南山岑。
萋萋时卉繁,霭霭浮云阴。
有酒自斟酌,摄衣独抚琴
户庭无馀喧,山水有遗音。
永言怀古人,何以慰我心。

查看原文

注释

【摄衣】1.整饬衣装。 2.提起衣襟。
【独抚】1.独自持有。 2.独自弹弄。
【抚琴】〈书〉弹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摄】

攝【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餘傳》吏嘗以過笞餘,餘欲起,耳攝使受笞。

收斂也。《詩·大雅》朋友攸攝,攝以威義。《疏》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莊子·胠篋篇》攝緘縢,固扃鐍。《註》攝,猶結也。

整飭也。《儀禮·士冠禮》再醮攝酒。《疏》更撓攪添益,整頓示新也。《史記·荆軻傳》吾曩者目攝之。《註》怒視以攝整之也。

總也,兼也,代也。《禮·喪服小記》士不攝大夫。《疏》士喪無主。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

《曾子問》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于西階南。《註》攝主上卿,代君聽國政。《左傳·成二年》攝官承乏。一曰假也。《禮·檀弓》伯高之喪,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註》攝猶貸也。

錄也,追也,捕也。

讋服也。《前漢·霍去病傳》攝讋者弗取。《註》謂振動失志氣者,則赦也。

龜名。《爾雅·釋魚》三曰攝龜。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音敜。亦持也。一曰安也,靜謐貌。《前漢·嚴助傳》天下攝然,人安其生。

《集韻》質涉切,音慴。曲折也。一曰龜名。

詰叶切,音篋。《爾雅註》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能自張閉,江東呼爲陵龜。郭璞說。

色甲切,音霎。與翣同。《楚語》屛,攝之位。《註》屛,屛風也。攝形如今要扇,皆所以分別尊,爲祭祀之位。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独】

獨【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獨字註。

《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抚】

抚【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俗撫字。(撫)〔古文〕音捬。《說文》安也。《增韻》慰勉也。《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註》撫猶有也。《疏》撫爲存撫,故爲有也。《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

《說文》一曰循也。《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廣韻》持也。

按也。《禮·曲禮》君撫僕之手。《又》客跪撫席而辭。《疏》以手按止之也。《又》國君撫式。《註》撫,猶據也。

拍也。《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

《揚子·方言》拊撫,疾也。《郭璞註》謂急疾也。

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

《集韻》蒙逋切。與摹同。《韻會》通作拊。

【琴】

琴【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大絃爲君,小絃爲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禮圖》琴第一絃爲宮,次商角羽徵,次少宮,次少商。琴有絃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龍唇,足名鳳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長者龍池,短者鳳沼。臨岳琴首,絚絃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絃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繫絃者也。軫支足下,轉扭調絃者也。《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嬰䃌貢梓。帝命下相柏皇爲琴,曰丹維,曰祖牀。帝俊琴曰電母。俊之子晏龍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國阿。周宣王琴曰嚮風,銘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無虧撫琴爲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臥冰。戴逵琴曰黑鵠。逵之子仲若琴曰躍魴。兄勃琴曰應谷。柳文暢琴曰春風。此數名可與號鍾,露越,綠綺,焦尾同備藻繪也。

地名。《公羊傳·定八年》甲起於琴如。《註》琴如,地名。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冬夏播琴。《註》郭曰:播琴猶播殖,方俗言耳。

姓。琴張,孔子弟子,字子開。見《左傳·昭二十年》。

人名。《山海經》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國,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

蟲名。《山海經》肅愼氏之國有蟲,獸首蛇身,名曰琴蟲。《註》郭曰:亦蛇類也。

琴城,冢名。《水經注》楚人謂冢爲琴,六安縣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傳卽臯陶之冢。

簷前鐵馬曰風琴。《王半山詩》風鐵相敲固可鳴,朔兵行夜響行營。如何淸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