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意亦䬀浏

出自:明代·王洪《中秋宴集分韵得斗字》

拼音:[liáng,liàng][yì][yì][yǒu][liú]

平仄:平仄仄仄平

商籥严次律,尧蓂届中候。
白露下高梧,凉飙递疏柳。
玉堂属永夜,金樽集良友。
行伫素轮出,坐敞华宴久。
初瞻碧云腹,忽吐沧海口。
高凌灏气上,独出黄道右。
九霄豁清明,万里破昏黝。
钧天静聆曲,广殿细见牖。
兔壮玉赑屃,桂老枝蚴蟉。
窃丹想仙术,弄斧慨神手。
合璧瑞已徵,倚玉会斯偶。
肥燖蓟兆羖,香荐江南酒。
伏雌始见抱,鲜鲂初脱罶。
时果饤枣栗,园蔬杂姜韭。
露葵甘若荠,霜梨脆胜藕。
醉欢互促膝,雄辩或挥肘。
骋博探九丘,钩秘紬二酉。
善谑竞语捷,联赋诧韵陡。
射隐角三三,推数穷九九。
清辉转娟媚,凉意亦䬀浏
夜静数警柝,更深屡瞻斗。
共欣良愿惬,载感皇恩厚。
清切登紫闼,逍遥曳华绶。
愧微衔环报,庶勉介石守。
学步久惩拙,效颦更惭丑。
抒章倘予诲,一报琼与玖。

查看原文

注释

【凉意】凉的感觉:立秋过后,早晚有些~了。
【意亦】1.表示测度。大概,也许。 2.表示选择。还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凉】

凉【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與䣼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

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

【意】

意【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䔬。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與臆通。《賈誼·服賦》請對以意。《史記》作臆。《師古曰》叶韻音億。《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䬀】

䬀【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柳切《集韻》於九切,。

《類篇》於糾切,音幽。《朱子·遊南康景德觀詩》飛泉天上來,一落不復收。披崖日璀璨,噴壑風䬒䬀。

【浏】

瀏【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水淸貌。《詩·鄭風》瀏其淸矣。《傳》瀏,深貌。

風疾貌。《楚辭·九歎》秋風瀏以蕭蕭。

瀏莅,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

瀏亮,淸明之稱。《陸機·文賦》賦體物而瀏亮。

水名。《水經注》瀏水,出江州豫章縣首裨山。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音柳。義同。

䬀瀏,風聲也。《左思·吳都賦》䬀瀏颼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