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颤难擎漱一杯

出自:明代·王彦泓《妇病忧绝 其二》

拼音:[bì,bei][chàn,zhàn][nán,nàn,nuó][qíng][shù][yī][bēi]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臂颤难擎漱一杯,羸形扶起望庭梅。
花当病眼偏生好,雨趁伤心特地催。
口味断来单剩药,愿香酬罢更无财。
穷途无计堪娱汝,聊折瓶花一两栽。

查看原文

注释

【一杯】1.指一杯的容量。 2.表示少量。 3.特指一杯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臂】

臂【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說文》手上也。《廣韻》肱也。《增韻》腕也。《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牲之肩脚亦謂臂。《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

【颤】

顫【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膳切,音戰。《玉篇》頭不正也。

《廣韻》四支寒動也。

《集韻》《韻會》《正韻》尸連切,音羶。《集韻》謂審於氣臭也。《莊子·外物篇》鼻徹爲顫。《音義》顫,舒延反。

【难】

難【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

《玉篇》不易之稱也。《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咸有一德》其難其愼。

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

姓。《正字通》南北朝難從党。見《姓苑》。

《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同儺。《集韻》難,卻除凶惡也。《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月令》季春,命國難。《又》季冬命有司大難。

《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釋文》乃多反。

《集韻》乃可切,音娜。同橠。詳木部橠字註。

《廣韻》奴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旦切,音㬮。《廣韻》患也。《易·否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禮·曲禮》臨難毋苟免。《周禮·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註》難,相與爲仇讎。

詰辨也。《唐史·韋處厚傳》張平叔議糶鹽,韋處厚發十難以詰之。

《書·舜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傳》難,拒也。《釋文》乃旦反。

《公羊·隱八年·我入邴傳》其言入何難也。《註》難,辭也。《釋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孟子》於禽獸又何難焉。《註》難,責也。

人名。《左傳·文元年》難也收子。《釋文》乃多反,一音如字。

叶音臡。《汲冢周書》旁隊外權,隳城湮溪。老弱單處,其謀乃難。

【擎】

擎【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鯨。舉也,拓也,持高也。《杜甫詩》書從稚子擎。

《廣韻》《集韻》《韻會》渠映切《正韻》具映切,音競。義同。本作擎。或作㢣。亦作擏。擎原字从攴不从攵作。

【漱】

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所右切《集韻》所救切,音瘦。《說文》盪口也。《禮·內則註》以水曰漱。

澣也。《禮·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漱。《註》手曰漱。

《公羊傳·莊二十二年》臨民之所漱浣也。《註》無垢加功曰漱。

齧也。《馬融·長笛賦》秋潦漱其下趾。

《廣韻》疎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音瘶。

《集韻》《正韻》同。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杯】

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盛羹器。《前漢·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