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汗沁肌肤

出自:明代·王彦泓《拟会真三十六韵》

拼音:[róu][hàn,hán][qìn][jī][fū]

平仄:平平仄平平

少小娴针绣,生成俨画图。
影形看镜喜,名字拣香呼。
玄鬓辞膏沐,琼姿厌粉污。
怕闻灯气息,不受浴沾濡。
瞥见长陵市,重逢狭路隅。
未成窥宋玉,随遣嫁秋胡。
忍下针心棘,难求役豆符。
微生甘作鬼,国士愿为奴。
湖上羹鱼嫂,池西斗鸭姑。
传来通德语,笑煞彦回愚。
绮阁花间敞,修廊竹外纡。
挂香明路径,卮酒酪门枢。
月暗欹鸳枕,寒轻拥兽炉。
梦回闻至矣,喜极欲仙乎。
衫袖俱飘动,眉心乍展舒。
径贪因艳冶,亲炙觉清癯。
对袖笼双钏,单衫卸五铢。
唯闻香汤越,只恨烛模糊。
羞涩屏前视,摧颓帐外扶。
还拚梭掷否,仍肯扇遮无。
滑簟推腰褥,华茵妥髻珠。
芳津甘齿颊,柔汗沁肌肤
怨啮蝤蛴颈,羸擎燕子躯。
斜眸终腼腆,低黛忽愁吁。
胆悸金铃吠,心忪碧树乌。
乍尝惊颤味,陡随爱迷途。
青眼三生契,丹诚一昔输。
隐赐怜我解,绝色厌人谀。
落魄惊伤悼,微词得厚诬。
年华潘岳老,风调谢鲲粗。
谬辱求诗带,宁嫌卖酒炉。
狂襟终有托,兴赏未全孤。
慰胜登高第,欢逾读异书。
镇须行坐并,准与笑啼俱。
雪砌飘灯赴,花阶刬袜趋。
百年今夕始,非乞暂时娱。

查看原文

注释

【肌肤】〈书〉肌肉和皮肤。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柔】

柔【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

柔者剛之反。《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安也。《書·舜典》柔遠能邇。

服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草木新生曰柔。《詩·小雅》薇亦柔止。

國名。《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俗作,非。

【汗】

汗【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說文》人液也。《關尹子·八籌篇》心悲物淚出,心愧物汗出。《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內爲血,在外爲汗。故曰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易·渙卦》渙汗其大號。《史記·蘇秦傳》揮汗成雨。《前漢·劉向傳》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者也。出而反之,是反汗也。《文心雕龍》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泮汗,水無涯貌。《左思·吳都賦》潰渱泮汗。

澔汗,符采映耀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采色澔汗。

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汗汗,水廣大無際貌。《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質汗,藥名。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可汗,酋長之稱。讀若克韓。

番汗,漢縣名。音盤寒,屬遼東郡。

《唐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音干。餘汗,縣名。《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應劭註》汗音干。

《韻補》叶彤甸切,音莧。《蘇轍·夏夜詩》老人氣如縷,枕簟亦流汗。褰帷竟不寐,夜氣淨如練。

【沁】

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鴆切,音鈊。水名。《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

州名。《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

《集韻》所錦切,音㾕。

斯荏切,音襂。

所禁切,音滲。義同。

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

思林切,音心。水名。

【肌】

肌【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飢。《說文》肉也。《玉篇》肌膚也。《正韻》膚肉。《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釋名》肌,懻也。膚幕堅懻也。

密肌,蟲名。《爾雅·釋蟲》密肌,繼。英《註》未詳。

《韻會》或作骨不䃣。

《集韻》居氣切,音旣。體也。

【肤】

肤【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膚)《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說文》籀文作臚。《玉篇》皮也。《廣韻》皮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詩·衞風》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豕肉爲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

切肉爲膚。《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註》膚,切肉也。

《博雅》美也。《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博雅》傳也。《又》離也。《又》剝也。

大也。《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正韻》四指爲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註》側手爲膚。

膚受。《論語》膚受之愬。《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地名。《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韻補》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