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苍遍历

出自:明代·王廷陈《远游篇四首 其四》

拼音:[hào][cāng][biàn][lì]

平仄:仄平仄仄

逍遥天衢,恣意所之。
手持桂枝,骖驾虹霓。
晞发朝阳,濯足咸池。
昊苍遍历,悬景未移。

查看原文

注释

【昊苍】苍天。
【遍历】普遍游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昊】

昊【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胡老切《集韻》《韻會》下老切,音皓。《說文》作昦。《九經字樣》隷省作昊。《爾雅·釋天》夏爲昊天。《註》言氣皓旰。《疏》昊者,元氣博大之貌。李巡云:夏萬物盛壯,其氣昊昊,故曰昊天。《書·堯典》欽若昊天。《詩·小雅》浩浩昊天。《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與皡通。《禮·月令》其帝太皥。《釋文》皥,亦作昊。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遍】

遍【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與徧同。詳彳部徧字註。

【历】

歷【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歷。《書·梓材》殺人歷人。《註》歷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韋昭註》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爲歷,突掩爲陵,星相擊爲鬭。

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註》歷,猶次也。

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歷周唐之所進以爲法。《師古註》歷謂歷觀之。

踰也,越也。《孟子》不歷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歷法妄行。

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註》歷,猶疎也。《後漢·列女傳》蓬髮歷齒,未知禮則。

錯也。《莊子·天地篇》交臂歷指。

亂也。《大戴記》歷者,獄之所由生。《註》歷,歷亂也。《鮑照詩》黃絲歷亂不可治。

歷歷,行列貌。《古樂府》歷歷種白楡。

釜鬲謂之歷。《史記·滑稽傳》銅歷爲棺。《索隱曰》歷卽釜鬲也。

歷錄,文章之貌。見《詩疏》。

寂歷,猶寂寞也。《張說詩》空山寂歷道心生。

山名。《括地志》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歷山,舜耕處。《廣輿記》蒲州今屬平陽府。

濟南有歷山,《漢志》充縣亦有歷山。

縣名。《前漢·地理志》信都國有歷縣。

歷城縣,屬濟南,卽齊州縣也。《地理通釋》田廣罷歷下兵,卽其地。後漢安帝建光三年,黃龍見歷城。

湖名。《廣輿記》歷湖,在和州城西,周七十里,爲郡之巨浸。

《爰歷》,書名。《說文序》趙高作《爰歷篇》,所謂小篆。

與曆日之曆同。《前漢·律歷志》黃帝造歷。

《世本》曰容成造歷。《尸子》曰羲和造歷。或作曆。

與霹靂之靂同。《前漢·天文志》辟歷夜明。《後漢·蔡邕傳》辟歷數發。

與馬櫪之櫪同。《前漢·梅福傳》伏歷千駟。

同壢。坑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