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衅鼓

出自:明代·王廷陈《出自蓟北门行》

拼音:[xiě,xuè][xìn][gǔ]

平仄:仄仄仄

敌匪茹,寇朔方。
信妖师,造不祥。
倏豕突,忽鸱张。
逾回中,至泾阳。
蹂稼穑,发盖藏。
遭者刘,奔不遑。
父失子,女求娘。
声断绝,摧肝肠。
天为愁,日无光。
不有辜,罹厥殃。
帝赫怒,命徂征。
方召往,卫霍行。
旟旐扬,组练明。
介马驰,速流星。
朱熛烈,玄颜蒸。
仗中权,效先登。
人皆奋,身命轻。
出雁门,过祁连。
煎瀚海,夷天山。
绝累重,烬毳毡。
殄三姓,磔两贤。
谷蠡殪,当户歼。
斩首级,如刈菅。
血衅鼓,头系鞍。
膏渍野,骨填川。
槛厥魁,凯以旋。
捷书闻,不色喜。
庭臣贺,帝曰止。
嗟我军,宁无死。
诏扶伤,兼罪已。
马归山,士服田。
死录子,生与钱。
戒军吏,勿开边。
羌无过,汉不先。
务休息,思保全。
罢远戍,闭玉关。
韬五戎,寿万年。

查看原文

注释

【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血】

血【申集下】【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呼決切,音泬。《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易·說卦傳》坎爲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大戴禮》血者猶血。《註》血,憂色也。

《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韻補》胡桂切,叶音惠。《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毛詩古音攷》音綌,鼠思泣血,無言不疾。《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

【衅】

衅【申集下】【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許覲切《集韻》許愼切,興去聲。《說文》血祭也。象祭竈也。《廣韻》牲血塗器祭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大史釁龜筴。《疏》謂殺牲以血塗釁其龜及筴。

《雜記》成廟則釁之。《疏》謂宗廟初成,則殺牲取血以釁之,尊而神之也。《史記·高祖紀》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註》釁,祭也。殺牲以血塗鼓曰釁。

罪也。《左傳·宣十二年》觀釁而動。《註》釁,罪也。

瑕也。《左傳·桓八年》讐有釁,不可失也。《註》釁,瑕隙也。《史記·李斯傳》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註》索隱曰:言因諸侯有瑕釁,則忍心而剪除也。

兆也。《魯語》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註》釁,兆也。《陸機·答賈長淵詩》天厭霸德,黃祚告釁。

塗也。一曰熏也。《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註》以香塗身曰釁。《周禮·春官·肆師》共其釁鬯。《註》以鬯塗尸,使之香美也。《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註》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前漢·賈誼傳》釁面吞炭。《註》漆面以易貌。一曰熏也,以毒熏入之。

動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註》釁,動也。

《爾雅·釋獸》獸曰釁。《疏》獸之自奮迅動作名釁。

姓。《正字通》周有釁夏。

《正字通》通作舋。《韓非子》旣蓄王資而承敵國之舋。《前漢·高帝紀》乗舋而運。

或作衅。《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府庫。《註》衅,釁字也。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或作興。《禮·禮器》旣興器用幣。《註》興,當爲釁字之誤。(釁)

【鼓】

鼓【亥集下】【鼓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集韻》俗作皷,非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