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困思煎茗

出自:宋代·潘玙《捲帘》

拼音:[yù][kùn][sī,sāi][jiān][mí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捲帘迎霁色,双鹊噪庭柯。
时节清明过,园林绿荫多。
拂鸾挥画扇,织翠试轻罗。
欲困思煎茗,敲门有客过。

查看原文

字义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困】

困【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苦悶切,坤去聲。《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卦名。《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廣韻》窮也,苦也。《書·大禹謨》不廢困窮。《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瘁也,倦極力乏也。《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憂愁也。《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亂也。《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不通也。《禮·中庸》或困而知之。《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註》謂有所不通也。

《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爲人所阸亦曰困。《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况國相乎。

叶苦昆切,音坤。《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叶苦卷切,款去聲。《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思】

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恖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

《大雅》神之格思。

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

《魯頌》思樂泮水。

《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

如字。

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煎】

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仙切,音湔。《說文》熬也。《玉篇》火去汁也。《廣韻》熟煑也。《揚子·方言》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謂之煎。《禮·內則》煎醢。《儀禮·卽夕》凡糗不煎。《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

《冬官·考工記》㮚氏爲量,攺煎金錫則不秏。《註》重煎謂之攺煎也。

《揚子·方言》煎,盡也。

《正韻》則前切,音箋。義同。

《集韻》《韻會》子淺切,音翦。《集韻》減也。

《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註》師古曰:煎讀曰翦。

《廣韻》《集韻》《韻會》傳》甲煎淺俗比徐湛之。

甲煎,香名。《貞觀紀聞》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數車,光暗則以甲煎沃之,香聞數里。《集韻》或書作㷙。

【茗】

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爲飯,茗飮作漿。《杜甫詩》茗飮蔗漿攜所有。

花名。《述異記》巴東有眞香茗,其花色白,如薔薇。

《南方草木狀》耶悉茗,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

茗邈,高貌。《張載·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

山名。《水經注》沅水,又東入溪水,南出茗山。

通酩。《韓愈詩》茗艼馬上知爲誰。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