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墟莽悠悠

出自:宋代·江休复《牟驼冈阅马》

拼音:[yí][xū][mǎng][yōu][yōu]

平仄:平平仄平平

牧马散近坰,阅视乘高秋。
驼冈似沙苑,堆阜带川洲。
坡陁故梁城,萦薄西南陬。
连棚映林樾,星罗倚层丘。
回风吹阵云,奔腾欻来游。
野性脱羁马,饮龁遂所求。
腹干颇肥张,郁怒何彪休。
群驱骤麋鹿,逸势凌蛟虬。
军戎选轻捷,和銮御调柔。
毛物有千名,众美归骅骝。
梁王愁思台,佛刹居上头。
朅来一凭眺,遗墟莽悠悠
信陵骨已朽,岩穴谁见收。
当时英豪辈,事逐东波流。
置酒临风轩,聊以纾烦忧。

查看原文

注释

【遗墟】犹废墟。
【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悠悠】1.长久;遥远:长夜悠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忧愁思虑的样子:悠悠我思|悠悠我心。 3.从容自然的样子:悠悠自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4.荒谬: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5.众多:悠悠者天下皆是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遗】

遺【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

《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墟】

墟【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虛。《說文》大丘也。《禮·檀弓》墟墓之閒,未施哀于民而民哀。

故城。《帝王世紀》瞍妻握登生舜于姚墟,故得姓姚氏。《左傳·昭七年》謝息遷桃。《註》魯卞縣東南有桃墟,世謂之陶墟,相傳舜所陶處。《竹書紀年》盤庚自奄遷朝歌,遂曰殷墟。

大壑。《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名曰歸墟。《木華·海賦》南澰朱厓,北灑天墟。

商賈貨物輻湊處,古謂之務,今謂之集,又謂之墟。

叶偶舉切,音語。《詩·邶風》升彼墟矣。叶下楚。

【莽】

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唐韻》《廣韻》莫朗切《集韻》《類篇》模朗切,音蟒。《說文》南昌謂犬善逐兔草中爲莽。

《揚子·方言》草,南楚之閒謂之莽。《孟子》在野曰草莽之臣。《趙岐註》莽亦草也。《屈原·離騷》夕攬洲之宿莽。《註》草冬生不死者。

《周禮·秋官·剪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山海經》朝歌之山有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

《拾遺記》有草名莽煌,炙人衣則焦,刈之爲席,方冬彌溫,以枝相摩則火出。

《爾雅·釋草》莽,數節。《疏》凡竹節閒促數者名莽。

《小爾雅》大也。

草深貌。《楚辭·天問》草木莽莽。

《莊子·則陽篇》君爲政焉勿鹵莽。《註》猶粗率也。

莽蒼,見蒼字註。

國名。《列子·周穆王篇》西極之南隅,名古莽之國。

姓。《前漢書武帝紀莽何羅註》孟康曰:本姓馬,明德皇后惡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廣韻》莫厚切,音某。義同。

《唐韻古音》莫補切,音媽。《楚辭·九章》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汨徂南土。

《集韻》謨郞切,音茫。莽蒼,亦讀平聲。俗作莾、莽。

【悠】

悠【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憂也。从心攸聲。《詩·小雅》悠悠我里。《註》悠悠,憂也。

思也。《詩·周南》悠哉悠哉。《箋》思之哉思之哉。

遠也。《詩·鄘風》驅馬悠悠。《註》悠悠,遠貌。

《周頌》於乎悠哉。《傳》悠,遠也。

行貌。《詩·小雅》悠悠南行。

眇邈無期貌。《詩·正風》悠悠蒼天。

閒暇貌。《詩·小雅》悠悠旆旌。

通作攸。《孟子》攸然而逝。《前漢·班固敘傳》攸攸外寓。

通作繇。《前漢·韋賢傳》犬馬繇繇。讀作悠悠。

叶延知切,音移。《梁竦悼騷賦》彼皇麟之高舉兮,熙太淸之悠悠。臨岷川以懷恨兮,指丹海以爲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