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醨泛其英

出自:明代·殷云霄《餐梅》

拼音:[chuò,chuài][lí][fàn][qí,jī][yī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退食县斋静,微雨亦复晴。
开樽梅花下,啜醨泛其英
残蕊自坠地,更觉春草生。
重云生夕暝,江城鸿雁鸣。
兀坐不忍去,暂此息营营。
簿书非我事,鞭笞非我情。
抱策未归去,幽怀徒自盈。

查看原文

字义

【啜】

啜【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音輟。《玉篇》泣貌。《詩·王風》啜其泣矣。《音義》啜,張劣反。

《廣韻》言多不止。《集韻》與諁同。

《唐韻》昌悅切《集韻》《韻會》姝悅切,。《說文》嘗也。《爾雅·釋詁》啜,茹也。《註》啜者拾食。《禮·檀弓》啜菽飲水。

《說文》一曰喙也。

《集韻》泣也。

《玉篇》常悅切,音歠。亦嘗也。

《集韻》充芮切,音毳。

《廣韻》嘗芮切《集韻》稱芮切,音畷。

《廣韻》陟衛切《集韻》株衛切,同。

《集韻》《韻會》丑芮切,音惙。《爾雅·釋詁》茹也,施乾讀。

《集韻》兪芮切,音睿。義同。郭璞讀。

【醨】

醨【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說文》簿酒也。《楚辭·漁父》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抱朴子·名實卷》醨酪專灌於圓丘。

《韻會》通作漓。今俗用爲醇漓字。

【泛】

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汎。《說文》浮也。一曰流也。通作汎。《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集韻》方勇切,音捧。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註》本作覂,後通用。

《廣韻》房法切《韻會》扶法切,,聲微小貌。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英】

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