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琰勋庸录

出自:明代·欧大任《马文庄公挽词》

拼音:[wǎn][yǎn][xūn][yōng][l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黄阁丝纶重,丹衷日月新。
三朝劳大老,一代识名臣。
昔入金銮直,曾分翠釜春。
抡材收杞梓,教胄藉陶甄。
周雅菁莪盛,尧年雨露匀。
南宫司礼乐,东省领冠绅。
相以阿衡贵,班今力牧邻。
重华咨四岳,北斗贯三秦。
日切岩廊地,天扶社稷身。
诗书尊旧学,舟楫在斯人。
忽报中台坼,俄惊大梦真。
圣情频惨恻,朝士共悲辛。
琬琰勋庸录,丹青想像辰。
人知于定国,家有范纯仁。
漫漶曾怀刺,瞻趋似饮醇。
扫门长揖客,从此忆平津。

查看原文

注释

【琬琰】1.琬圭﹑琰圭。 2.为碑石之美称。 3.泛指美玉。 4.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 5.玉液。
【勋庸】1.亦作"勋庸"。 2.功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琬】

琬【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於阮切《韻會》委遠切,音宛。《說文》圭有琬者。《徐曰》琬謂宛然窊也,琬之言婉也,窊然象柔婉也。《廣韻》圭也。《周禮·春官·典瑞》琬圭以治德,以結好。《註》琬圭無鋒芒。

《冬官玉人》琬圭九寸。《註》琬,猶圓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鼂采琬琰。《註》琬琰,美玉名。

人名。《史記·司馬相如傳》垂綏琬琰。《註》郭璞曰:汲冢周書,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愛二女,斲其名于苕華之上,苕是琬,華是琰也。

《廣韻》烏貫切,音惋。義同。

【琰】

琰【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以冉切,音䎦。《說文》璧上起美色也。从玉,炎,意兼聲。《廣韻》玉名。《韻會》琰之言炎也。光炎起也。

圭之銳上者。《周禮·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註》琰圭有鋒芒,爲誅討之象。諸侯有不善,使者征之,執以爲瑞節也。

《冬官·考工記》琰圭九寸。《註》凡圭琰上寸半,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爲瑑飾。

人名。詳前琬字註。

【勋】

勛【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說文》《廣韻》古文勳字。註見十四畫。

【庸】

庸【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容。《說文》庸,用也。《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傳》將登用之。《莊子·齊物論》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爾雅·釋詁》常也。《易·乾卦》庸言之信,庸行之謹。《書·臯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傳》用我五等之禮接之,使有常。

《玉篇》功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傳》庸,功也。《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註》國功曰功,民功曰庸。《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安有功者。

《地官·大司徒》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爾雅·釋詁》勞也。《疏》謂勞苦。

《釋訓》庸庸,勞也。《疏》有功庸者皆勞也。《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庸。《箋》庸,勞也。

《廣韻》和也。《禮·中庸疏》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

《集韻》愚也。《史記·周勃傳》才能不過凡庸。

豈也。《左傳·莊十四年》庸非貳乎。《前漢·文帝紀賜尉佗書》雖王之國,庸獨利乎。

租庸賦法。《唐書·食貨志》用民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

水庸。《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註》水庸,溝也。《疏》坊者所以畜水,亦以鄣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國名。《左傳·文十六年》楚滅庸。《註》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

庸浦,地名。《左傳·襄十三年》戰于庸浦。

姓。《姓譜》庸國子孫,以姓爲氏。《前漢·儒林傳》膠東庸生。

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庸之民於邑,故邶庸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按《毛詩》作鄘。

與墉通。《詩·大雅》因是謝人,以作爾庸。《註》庸,城也。《禮·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註》附庸,小城也。

與傭通。《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於齊。《註》師古曰:謂庸作受顧也。《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註》師古曰庸即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

與鏞通。《詩·商頌》庸鼓有斁。《傳》大鐘曰庸。

叶于方切,音央。《琳·車渠椀賦》廉而不劌,婉而成章。德兼聖哲,行應中庸。

【录】

錄【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六。《說文》金色也。

《玉篇》貝文也。

《說文》借鈔寫字也。《正字通》謄寫曰錄。

《集韻》一曰采也。《公羊傳·成九年》錄伯姬也。《註》取也。

《集韻》記也。《公羊傳·隱十年》春秋錄內而略外。《禮·檀弓》愛之,斯錄之矣。

《增韻》齒也,總也。《前漢·于定國傳》萬方之事,大錄于君。《註》大錄,總錄也。

錄事,官名。《職官要錄》總錄衆事。

內錄,錄尚書事也。《晉書·桓溫傳》固讓內錄。

籍也。《周禮·天官·職幣》皆辨其物,而奠其錄。《註》定其錄籍。

《正字通》書篇名。梁阮孝緒撰七錄十二卷,一經典,二傳說,三子兵書,四文集,五術伎名內篇,六佛法,七仙道名外篇。趙岐有三輔決錄。陶潛有聖賢羣輔錄。宋諸儒有語錄,名臣言行錄。

第也。《吳語》今大國越錄。《註》第也。

目錄,書前總目也。《詩·鄘風·干旟疏》鄕射目錄。

姓。《正字通》顓頊師錄圖。一曰綠圖。

《韻會》檢束也。《荀子·修身篇》程役而不錄。

與麓通。《書·舜典納于大麓傳》麓,錄也。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

《字彙補》借作綠。劒名。《荀子·性惡篇》文王之錄。《註》與綠同。以色爲名。

《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錄錄,不自異也。《史記·平原君傳》公等錄錄。《前漢·蕭何傳》當時錄錄,未有奇節。《註》錄錄,猶鹿鹿。言在凡庶之中也。

《灌夫傳》此特帝在卽錄錄。《註》錄錄,言循衆也。

《集韻》《韻會》《正韻》經》蹛于狴獄,三歲見錄。《王涯說》通作慮。《前漢·雋不疑傳》錄囚徒。《師古註》省錄之,知情狀有冤滯與不。今云慮囚。本錄之去聲。力具切。俗訛遂爲慮,失其原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