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流丽满一卷

出自:元代·柳贯《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

拼音:[zá][shī][liú][lì,lí][mǎn][yī][juàn,juǎn]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三月浃旬新雨馀,市河一舸如浮苴。
言寻佳客赵横浦,步入城隅门巷纡。
褰帘迎揖坐便坐,深炷炉熏呼茗盂。
砚屏方截紫绮段,楚瑶秀列珊瑚株。
是家素号虹月舫,载画盈簏书盈车。
客逢好事要审鉴,便肯解褚倾囊储。
相看贵德亦贵物,古玉错落排筵敷。
鹿卢带钩环佩玦,鞸䩬昔将承属镂。
佩章六纽四官印,篆画刻深铜质粗。
配之冲牙奉君子,贯以系璲联金鱼。
连钱骢马琢文玉,圉人立侧垂裙裾。
神工定复烦剞劂,赤刀故想来锟鋘。
次陈鼎器论制作,商周秦汉焉可诬。
玄武实水卣实醴,腹背翠错提梁朱。
最奇剑槊尺有咫,绿玉龟鳞纯体肤。
精铜岁久刚性在,间阅燥湿其无渝。
铨量画品差甲乙,锦褾玉轴随伸舒。
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
卢前吴后笔锋劲,履豨承蜩玄化俱。
瑶池仙会上中卷,细巧自是吴元瑜。
云霞楼观递隐见,花竹羽毛工染濡。
绛旌飘转紫箫发,步辇导从千琼姝。
终篇八骏惜既阙,诗亡可补此置诸。
意夫鬼物掩疵吝,免彼耄荒留叹吁。
徐熙葩叶妙设色,尘昏蠹蚀犹鲜腴。
古绡一段写秋意,芙蓉鸂鶒连茭芦。
梦载鸱夷浮浩渺,此兴初不缘莼鲈。
七客张萱为谁作,浓墨大笔色不枯。
五人人跨一善马,一跨乌犍一蹇驴。
印窠惨澹悦生字,岂曾籍入官中帑。
穰穰画苑姑拨弃,伸眉更请评法书。
二王真迹胡可得,硬黄数幅真唐摹。
兰亭五字损不损,肥本瘦本斑斑殊。
如人身口耳目具,神采乃在颊上须。
虎贲举樽虽甚似,优孟抵掌何其疏。
世间楮墨日弊弊,欲驾跛鳖行天衢。
南唐常侍六书学,凌轹斯邈开榛芜。
杂诗流丽满一卷,铜甬篆法无能踰。
金绳铁纽莽回互,山虬海蜃争腾驱。
嗟予欲读屡钳口,形求意索且须臾。
泰山继起石鼓后,李监捷出张先弧。
向微二徐为启籥,此道湮灭谁昭苏。
真书生行行生草,飞白籀隶同一枢。
张颠草圣入三昧,小楷妙合褚与虞。
《郎官石记》毁已久,百金可有墨本无。
世之珍物岂待赞,题记况复经鲜于。
绮园角夏四神坐,刻字寸许无葩荂。
永平元舅纪功颂,燕然何在拓墨乌。
厓镌野刻百数种,传观一二日已晡。
馀欢未尽谋再至,榜人催发吾归欤。
暮投萧寺微雨作,昏灯照影溜鸣渠。
冥怀且复领其要,回向灼观心地初。
百年蓬累大宇宙,荡摇不啻风中旟。
寓意于物形勿著,尤物亦能为我娱。
滞形小足致偷夺,大或控颐伤口珠。
牛李相倾坐石祸,王涯复壁嘻其愚。
吾徒适目取一快,彼豪巧者方睢盱。
唏予嗜古与君并,见猎时然思负嵎。
作诗纪载实覶缕,若遇匠手当刊除。
同观六士梁越产,王杨三子甘陈余。
交游聚散等萍絮,春风眇眇吹江湖。
徵诗如见所见者,后有画者传之图。

查看原文

注释

【杂诗】谓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诗。《文选》有杂诗一目﹐凡内容不属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诸目者﹐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张衡《四愁》﹑曹植《朔风》等﹐内容相近﹐亦归此项﹐如王粲﹑刘桢﹑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后世循之。
【诗流】指诗人。
【流丽】(诗文、书法等)流畅而华美:文笔~ㄧ~的音乐。
【一卷】一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杂】

雜【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徂合切《集韻》《韻會》昨合切,黃者,天地之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玉藻·雜帶註》雜,猶飾也,卽上之韠也。

《玉篇》同也。《廣韻》集也。《易·繫辭》雜物撰德。《疏》言雜聚天下之物。

《揚子·方言》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雜而不越。《疏》辭理雜碎,各有倫序,而不相乖越。

《玉篇》厠也。

最也。

《廣韻》帀也。

穿也。

鳥名。《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海鳥也,一名雜縣。

《集韻》七盍切《韻會》《正韻》七合切,音囃。《公羊傳·成十五年》諸大夫皆雜然曰:仲氏也,其然乎。《釋文》雜,七合反,又如字。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丽】

丽【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麗古作丽。註詳鹿部八畫。(麗)〔古文〕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

《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註》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註》兩馬也。《又》束帛麗皮。《註》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釋義》麗,偶數也。

《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註》麗,著也。

《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註》麗,猶繫也。

《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正韻》光明也。

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註》侯麗,秦地。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正韻》小舟也。

姓,見《姓苑》。

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註》麗古字通。

《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力智切,音詈。美也。

《類篇》山宜切,音釃。㭊也。

《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从丽,俗从兩日,非。《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麗)

【满】

滿【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姓,晉滿奮。

《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卷】

卷【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眷。《說文》厀曲也。

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㒽。《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集韻》一曰冠武。

《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相关诗句
后有画者传之图 徵诗如见所见者 春风眇眇吹江湖 交游聚散等萍絮 王杨三子甘陈余 同观六士梁越产 若遇匠手当刊除 作诗纪载实覶缕 见猎时然思负嵎 唏予嗜古与君并 彼豪巧者方睢盱 吾徒适目取一快 王涯复壁嘻其愚 牛李相倾坐石祸 大或控颐伤口珠 滞形小足致偷夺 尤物亦能为我娱 寓意于物形勿著 荡摇不啻风中旟 百年蓬累大宇宙 回向灼观心地初 冥怀且复领其要 昏灯照影溜鸣渠 暮投萧寺微雨作 榜人催发吾归欤 馀欢未尽谋再至 传观一二日已晡 厓镌野刻百数种 燕然何在拓墨乌 永平元舅纪功颂 刻字寸许无葩荂 绮园角夏四神坐 题记况复经鲜于 世之珍物岂待赞 百金可有墨本无 《郎官石记》毁已久 小楷妙合褚与虞 张颠草圣入三昧 飞白籀隶同一枢 真书生行行生草 此道湮灭谁昭苏 向微二徐为启籥 李监捷出张先弧 泰山继起石鼓后 形求意索且须臾 嗟予欲读屡钳口 山虬海蜃争腾驱 金绳铁纽莽回互 铜甬篆法无能踰 杂诗流丽满一卷 凌轹斯邈开榛芜 南唐常侍六书学 欲驾跛鳖行天衢 世间楮墨日弊弊 优孟抵掌何其疏 虎贲举樽虽甚似 神采乃在颊上须 如人身口耳目具 肥本瘦本斑斑殊 兰亭五字损不损 硬黄数幅真唐摹 二王真迹胡可得 伸眉更请评法书 穰穰画苑姑拨弃 岂曾籍入官中帑 印窠惨澹悦生字 一跨乌犍一蹇驴 五人人跨一善马 浓墨大笔色不枯 七客张萱为谁作 此兴初不缘莼鲈 梦载鸱夷浮浩渺 芙蓉鸂鶒连茭芦 古绡一段写秋意 尘昏蠹蚀犹鲜腴 徐熙葩叶妙设色 免彼耄荒留叹吁 意夫鬼物掩疵吝 诗亡可补此置诸 终篇八骏惜既阙 步辇导从千琼姝 绛旌飘转紫箫发 花竹羽毛工染濡 云霞楼观递隐见 细巧自是吴元瑜 瑶池仙会上中卷 履豨承蜩玄化俱 卢前吴后笔锋劲 满月在水莲生趺 庭光古佛出梵相 锦褾玉轴随伸舒 铨量画品差甲乙 间阅燥湿其无渝 精铜岁久刚性在 绿玉龟鳞纯体肤 最奇剑槊尺有咫 腹背翠错提梁朱 玄武实水卣实醴 商周秦汉焉可诬 次陈鼎器论制作 赤刀故想来锟鋘 神工定复烦剞劂 圉人立侧垂裙裾 连钱骢马琢文玉 贯以系璲联金鱼 配之冲牙奉君子 篆画刻深铜质粗 佩章六纽四官印 鞸䩬昔将承属镂 鹿卢带钩环佩玦 古玉错落排筵敷 相看贵德亦贵物 便肯解褚倾囊储 客逢好事要审鉴 载画盈簏书盈车 是家素号虹月舫 楚瑶秀列珊瑚株 砚屏方截紫绮段 深炷炉熏呼茗盂 褰帘迎揖坐便坐 步入城隅门巷纡 言寻佳客赵横浦 市河一舸如浮苴 三月浃旬新雨馀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