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阑俯层城

出自:明代·林弼《嘉鱼亭次韵》

拼音:[fēi][lán][fǔ][céng][ché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危亭敞华构,飞阑俯层城
群峰多古色,双溪有馀清。
凭高恣遐眺,竹树如将迎。
苍梧一何远,缥缈孤云横。
愿言往从之,尘土在襟缨。
嘉鱼跃潜鳞,幽鸟鸣新声。
兹土虽信美,我行亦有程。
诗招何水曹,酒乞阮步兵。
朗吟叫仙翁,拂剑同南征。
回首望远岛,万里弱流平。

查看原文

注释

【层城】1.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昆仑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昆仑山最高峰之名。 2.泛指仙乡。 3.指京师;王宫。 4.重城;高城。 5.指高山之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飞】

飛【戌集下】【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阑】

闌【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蘭。《說文》門遮也。《戰國策》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餘,有河山以闌之。《史記·楚世家》雖儀之所甚願爲門闌之厮者,亦無先大王。《後漢·明帝紀》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註》續漢志曰:五伯鈴下待閣門闌部署街里。

車上闌。《左傳·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註》扃,車上兵闌也。

《廣韻》晚也。《岑參詩》蕭條芳歲闌。

《增韻》褪也,衰也。

《玉篇》牢也。

《廣韻》希也。飮酒半罷也。《史記·高祖紀》酒闌。《註》闌,言希也。謂飮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杜甫詩》廚人語夜闌。

《廣韻》盡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妄也。《史記·汲黯傳》文吏繩,以爲闌出財物於邊關乎。《註》闌,妄也。

無符傳出入爲闌。《史記·高祖功臣年表》陽平侯杜相夫闌出函谷關。《前漢·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註》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

腕闌。《元氏掖庭記》元靜懿皇后旦日,人獻翠腕闌。《註》闌,手鐲類。

闌干。《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闌干,猶縱橫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闌註》屬越巂郡。

《集韻》郞旰切。同。文也。或作斕。亦省。

《韻補》叶陵延切,音連。《蘇軾·遊東西巖詩》况復情所鍾,感槩萃中年。正賴絲與竹,陶寫有餘歡。常恐兒輩覺,坐令高趣闌。歡音軒。

【俯】

俯【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

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

【层】

層【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胙棱切《集韻》《韻會》《正韻》徂稜切,音曾。《說文》重屋也。从尸曾聲。

《玉篇》重也,累也。凡物之重者,通曰層。

《增韻》級也,古通作曾。《史記·司馬相如傳》坌入曾宮之嵳峩。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