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进忠谠

出自:明代·杨荣《题童杰所藏登瀛图》

拼音:[cóng,zòng][róng][jìn][zhōng][dǎng]

平仄:平平仄平仄

亡隋乱天纪,生此龙凤姿。
贤豪从如云,英声纷四驰。
启祚迈前古,致治恢弘规。
巍巍文学馆,冠盖肃光仪。
谋猷过元凯,匡辅犹皋夔。
才华夙所重,鱼水乐无涯。
从容进忠谠,遇合真有为。
更番直丙夜,讨论集良时。
房杜乃其最,姚虞亦称奇。
或以付托寄,或以谏诤推。
馀子并奇伟,恩眷政在兹。
飘飘偓佺辈,登瀛信如斯。
遂令千载下,浩然动遐思。
画图风采振,史册名誉垂。
念子久珍袭,披玩日愉怡。
持之索题咏,苦乏琼琚辞。
濡毫一挥洒,允矣同襟期。

查看原文

注释

【从容】1.镇定,不慌张:从容赴难|闲雅从容。 2.宽绰有余(用于经济、时间等):家道从容|时间从容。
【进忠】奉献忠诚。
【忠谠】忠诚正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从】

从【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廣韻》《集韻》》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

【容】

容【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註》謂包之也。

《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儀容也。《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從容,安也。《書·君》從容以和。《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爾雅·釋器》容謂之防。《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禮官曰容。《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飛揚貌。《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禮·內則》佩容臭。《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紗之輕者曰輕容。《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姓。八凱仲容之後。《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慕容,複姓。

《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正字通》余壟切,音涌。《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與頌通。《說文》貌也。从頁,公聲。《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叶與章切,音陽。《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

【进】

進【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卽刃切,音晉。《說文》登也。《玉篇》升也。《廣韻》前也。《禮·曲禮》遭先生于道,趨而進。《表記》君子三揖而進。《註》人之相見,三揖三讓,以升賔階。《書·盤庚》乃登進厥民。《疏》延之使前而告之也。

《正韻》薦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正韻》效也。《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註》自勉强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

近也。《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

進士。《禮·王制》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註》進士,可進而受爵祿也。

特進。《後漢·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註》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

與餕同。《禮·祭統》百官進徹之。《註》進同餕。

《字彙補》與盡同。《列子·黃帝篇》竭聰明,進智力。

通作薦。《列子·湯問篇》穆王薦之,张註薦當作進。

《集韻》徐刃切《正韻》齊進切。與贐同。會禮也。《前漢·高帝紀》蕭何爲主吏主進。《註》主賦斂禮錢也。師古曰:進本作贐,聲轉爲進。

叶資辛切,音津。《揚子·太經》陽引而進,物出溱溱。

【忠】

忠【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說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韻》內盡其心,而不欺也。《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

《六書精蘊》竭誠也。《書·伊訓》爲下克忠。《傳》事上竭誠也。

不貳也。《詩·邶風·北風箋》詩人事君無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

《廣韻》無私也。《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後漢·任延傳》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

厚也。《周語》忠非親禮。《註》厚也。

《諡法》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

州名。古巴東郡,唐置忠州。

淵名。《山海經》忠極之淵。

叶陟良切,音張。《漢溧陽長潘乾》彬文烈武,扶弱抑强。龕刈骾雄,流惡顯忠。

【谠】

讜【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7画部外筆画:20画

《唐韻》多朗切《集韻》《韻會》底朗切《正韻》多曩切,音黨。《說文》直言也。《玉篇》善言也。《前漢·班固敘傳》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魏志·王修傳》忠讜不昭於時。

人名。《後漢·儒林傳》太守黃讜。

通作黨。《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也。《註》黨與讜同。謂直言也。

《集韻》《正韻》丁浪切,黨去聲。言中理也。或作譡。

《集韻》《類篇》他浪切,音儻。美言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