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疲癃沾惠泽

出自:明代·杨荣《题杏林春晓图》

拼音:[duō][shǎo,shào][pí][lóng][zhān][huì][zé,shì]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十年种杏已成林,知子能存济物心。
万树綵霞凝艳色,满园晴旭散清阴。
红芳浥露莺啼密,丹实垂金虎卧深。
多少疲癃沾惠泽,看图聊为发长吟。

查看原文

注释

【多少】1.指数量的大小:~不等,长短不齐。 2.或多或少:这句话~有点道理。 3.稍微:一立秋,天气~有点凉意了。
【疲癃】年老衰弱多病:臣不幸,有疲癃之疾。
【惠泽】犹恩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少】

少【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疲】

疲【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音皮。《說文》勞力也。《玉篇》乏也。《增韻》倦也。《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增韻》止也。

《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注》疲謂瘦也。

《集韻》或作罷。《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釋文》疲,亦本作罷。

《類篇》章移切,音支。病也。《類篇》或作疷。

【癃】

癃【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力中切《集韻》《韻會》《正韻》良中切,音隆。《說文》罷病也。《正韻》老也。《前漢·高帝紀》年老癃病勿遣。《後漢·光武紀》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註》癃,病也。

《正字通》梵言優樓頻螺,此云木瓜癃,胷前有癃如木瓜故。《類篇》或作。

【沾】

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兼切,音添。水名。《說文》水出壷關,東入淇。

《說文》一曰益也。義同添。《徐鉉曰》今俗別作添,非是。

《廣韻》張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漬也,濡也。《史記·滑稽傳》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陳丞相世家》汗出沾背,通作霑。

與覘通。《禮·檀弓》國昭子曰:我喪也,斯沾。《註》沾讀爲覘,視也。

《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水名。

縣名,在樂平。《漢志》屬上黨郡。《廣輿記》太原府樂平縣,本漢沾縣。

《集韻》《正韻》的協切,音跕。沾沾,自整貌。《史記·魏其傳》沾沾自喜。《註》師古曰:輕薄也。徐廣曰:沾,昌兼反,又當牒反,一曰尺占反。

【惠】

惠【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慧。《說文》仁也。《書·臯陶謨》安民則惠。《蔡沈註》惠,仁之愛也。

恩也。《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爾雅·釋言》順也。《書·舜典》亮采惠疇。《詩·邶風》惠然肯來。《毛傳》時有順心也。

《增韻》賜也。《禮·月令》行慶施惠。

賚也。《書·無逸》惠鮮鰥寡。《註》惠鮮者,賚予賙給之,使有生意也。

飾也。《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註》惠猶飾也。

三隅矛。《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諡法》柔質慈民曰惠。

州名。隋順州,宋改惠州。

姓。出琅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通作慧。《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註》惠作慧。《說文》从心从叀。《徐鍇曰》爲惠者,心專也。會意。①字从匚从自。

【泽】

澤【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㚖《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周語》澤,水之鐘也。《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爲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

光潤也。《禮·少儀》澤劒首。

雨澤。《易·夬卦》澤上于天。

德澤。《書·畢命》澤潤生民。

洗濯曰澤。《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

褻衣曰澤。《詩·秦風》與子同澤。《箋》袴也。

香澤。《梁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

澤宮。《禮·射儀》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

州名。《韻會》秦上黨郡,隋爲澤州。

《集韻》《正韻》施隻切,音適。與釋同。《詩·周頌》其耕澤澤。《疏》釋釋然土皆解散也。

《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鐸。格澤,星名,音鶴鐸。《史記·天官書》格澤,星如炎火之狀。

《集韻》夷益切,音繹。與醳同。《禮·郊特牲》舊澤之酒。《註》澤,讀爲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