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蜿蜒黑

出自:明代·杨士奇《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二 墨潭秋月》

拼音:[zhào][jiàn,xiàn][wān][yán][hēi]

平仄:仄仄平平平

峨峨墨潭山,纯浸潭水碧。
高秋明月悬,照见蜿蜒黑
忆昔乘桂舟,沿洄弄晴夕。
同时钓游侣,惆怅千里隔。

查看原文

注释

【照见】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2.详察;明了。
【蜿蜒】1.亦作"蜿蜑"。亦作"?蜑"。 2.龙蛇等曲折爬行貌。 3.萦回屈曲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蜿】

蜿【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烏丸切《正韻》烏歡切,音剜。蟠蜿,龍蛇動也。

《唐韻》《韻會》於袁切,音鴛。蜿蜿,龍狀也。《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

虎行貌。《楚辭·大招》虎豹蜿只。

蜿蜒,蛇行也。《焦氏·易林》蛇行蜿蜒,不能上阪。

通冤。《前漢·揚雄傳》颺翠旗之冤延。

《正韻》於阮切,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無也。《玉篇》一作䖤。

【蜒】

蜒【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然切《正韻》夷然切,音延。蚰蜒。詳蚰字註。

蟃蜒,獸名。詳蟃字註。

《揚子·方言》守宮謂之祝蜒。

《楚辭·大招》蝮蛇蜒只。《註》蜿蜒而長也。互見蜿字註。

《正韻》以淺切,音衍。蜿蜒,龍貌。

《韻補》夷庚切。《李尤·陽德殿賦》連璧組之爛熳兮,雜虬文之蜿蜒。動坎擊而成響兮,似金石之音聲。蜿蜒,《集韻》亦作䖤䗺。

【黑】

黑【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呼北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得切,音潶。《說文》火所熏之色也。韓康伯曰:北方隂色。《釋名》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易·說卦》坤其於地也爲黑。《書·禹貢》兗州,厥土黑墳。《禮·檀弓》夏后氏尚黑。

水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滇池縣有黑水祠。

黑齒,國名。《楚辭·招魂》雕題黑齒。

地名。《左傳·宣六年》公會晉侯宋公于黑壤。

黑子,今所謂黶子也。《前漢·高帝紀》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賈誼傳》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

《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註》黍曰黑。

《詩·小雅》以其騂黑。《傳》黑,羊豕也。

姓。周有黑肱,黑胎。

叶鬩各切,音壑。《史記·龜筴傳》天出五色,以辨白黑。地生五穀,以知善惡。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