弨弛在排檠

出自:元代·朱希晦《答适庵李先生韵》

拼音:[chāo][chí][zài][pái,pǎi][qí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价高由少室,望重自元纮。
奕世遗簪笏,清时识鉴衡。
文章尊贾董,智勇贱黥彭。
圭璧含馀润,埙篪协正声。
岳分嵩峻极,源出渭流清。
宾馆怜巢幕,侯门耻餍鲭。
平生敦夙好,俊逸蔼芳声。
律已纲常正,填心道义精。
鹑悬衣可结,毫健笔能耕。
诗垒时坚壁,词场夜斫营。
别来常慕蔺,何日遂班荆。
紫气宁临顾,函关枉候侦。
风姿劳我梦,月旦与谁评。
柏厉凌霜操,葵倾向日诚。
朝廷严战伐,川泽困渔征。
群竖凶犹活,诸公愤不平。
器攲因满覆,弨弛在排檠
漕待木牛运,功须汗马成。
轮云知变态,金石见交情。
烟瘴连淮海,风尘隔蓟城。
行当洗兵甲,且复酌杯铛。
击壤欢农父,传书走价伻。
山林聊自逸,猿鸟不须惊。
凤阙瞻佳士,鸡窗忆旧盟。
蓬蒿栖仲蔚,松菊媚渊明。
琴调朝飞雉,笙歌午啭莺。
乾坤万里在,寒暑四时更。
愁发长千丈,吟髭白数茎。
穷居仍野处,坎止任流行。
相去如吴越,思君太瘦生。

查看原文

注释

【排檠】见"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弨】

弨【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尺招切《集韻》《正韻》蚩招切,音怊。《說文》弓反也。《揚子·方言》翻起曰弨。《玉篇》弓弛貌。《詩·小雅》彤弓弨兮。《傳》弨,弛貌。《疏》弨,弓反,謂弛之而體反也。

《正韻》弓名。《韓愈·寄崔二十六詩》大弨掛壁何由彎。

《韻會》之遙切,音招。

《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

【弛】

弛【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音豕。《說文》弓解也。《禮·曲禮》弛弓尚角。《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放也。《爾雅·釋詁註》弛,放也。《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註》弛,放也。

《爾雅·釋詁》易也。《註》相延易。

《廣韻》置也,舍也,緩也。《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註》息繇役也。

《廣韻》釋也。《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註》弛,釋下之。

《廣韻》去離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壞也。《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註》河道皆弛壞。

《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通作施。《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註》弛,讀爲施。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排】

排【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說文》擠也。一曰推也。《增韻》斥也。《禮·少儀》排闔說屨於戸內者,一人而已矣。《疏》排推門扇也。《史記·樊噲傳》廼排闥直入。

《魯仲連傳》爲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前漢·賈誼傳》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列也,安置也。《前漢·朱買臣傳》相推排成列中庭拜謁。《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

彭排。軍器也。《釋名》彭旁也。在旁排敵禦攻也。《後漢·袁紹傳》蒙楯而行。《註》楯今之旁排也。

《集韻》《韻會》步拜切,音憊。排揩,强突也。

與囊韛通。吹火韋囊也。《後漢·杜詩傳》造水排鑄農器。《註》冶者爲排以吹炭,令激水鼓之。《魏志·韓暨傳》爲監冶謁者,乃作水排,利益三倍於前。《晉書·杜預傳》作人排新器。

《正韻》薄邁切,音敗。義同。

叶邊迷切,音鎞。《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心契九秋幹,日翫三春荑。居常以待終,處順故安排。

【檠】

檠【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通作㯳。《詩·秦風》竹閉緄縢。《釋文》弓檠曰䩛。《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內之檠中。《淮南子·修務訓》弓必待檠,而後能調。

借作燈檠字。檠,架也。韓愈有短檠歌。

《唐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義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敬切,音競。檠子,疉名。《類篇》有足所以几物,卽隔子也。《前漢·地理志》朝鮮民飮食以籩豆。《師古註》以竹曰籩,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