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豢之阑

出自:宋代·曾丰《公之还》

拼音:[ér][huàn][zhī][lán]

平仄:平仄平平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
著儒冠,学其籋矣,于圣之关。
仕其簉矣,于鼌之耑。
孰驱我牡,兀浙之湍。
孰驾我熊,兀桂之岏。
交中互外,迭来更繁。
壹心苦力,几暑且寒。
于何景远,于此怀安。
四三皇王,效何当完。
九八元凯,志若为阑。
斯梦斯环兮,隮我阊阖之间兮。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
峨粤冠,上意我东,南忧谁宽。
伊素若赤,维翰维藩。
校妥尔寝,氓恬尔餐。
伊碧若朱,维幢维幡。
外藻曾几,中渠殆单。
肆是蛮狃,申之瘴奸。
里之知之,宁是弗言。
上之听之,宁是弗叹。
斯赐斯环兮,遫我湘漓之干兮。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
弹鼌冠,斯传于驲,尚行于鹓。
何以居之,宰臣曰艰。
岂无鸡舌,辅以麋丸。
于逶于蛇,与鼌为羽翰。
岂无辟水,枕以桥门。
于?于卬,与士为芝兰。
天子曰咈,唯才是论。
胡为乎天骥,而豢之阑
胡为乎隋珠,而藉之弹。
厥居惟闶,厥立惟胖。
斯佩斯环兮,毕我鼎彝之残兮。

查看原文

字义

【而】

而【未集中】【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也。

《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顏色。

《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禮·檀弓》而曰然。《註》而,猶乃也。

《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

《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韻會》發端之辭也。

《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豢】

豢【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宦。《說文》以穀圈養豕也。《廣韻》穀養畜也。《禮·月令》仲秋按芻豢。《註》養牛馬曰芻,犬豕曰豢。《疏》食草曰芻,食穀曰豢。

餌之以利,一曰豢。《左傳·哀十一年》吳將伐齊,越子率其衆以朝,王及列士皆有餽賂,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註》豢,養也。

官名。《左傳·昭二十九年》董父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註》豢龍,官名。以官爲氏。

《集韻》通作圂。《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註》圂,同豢。

《韻會》亦作㹖。《莊子·達生篇》祝宗人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㹖汝。

《集韻》戸管切,音緩。義同。

叶胡玩切,音換。《曹植·孔甲贊》行有順天,龍有河漢。雌雄各一,是擾是豢。

叶熒絹切,緣去聲。《歐陽修·讀書詩》淡泊味愈長,始終殊不變。庶幾垂後世,不默死芻豢。《說文》本从豕。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阑】

闌【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蘭。《說文》門遮也。《戰國策》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餘,有河山以闌之。《史記·楚世家》雖儀之所甚願爲門闌之厮者,亦無先大王。《後漢·明帝紀》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註》續漢志曰:五伯鈴下待閣門闌部署街里。

車上闌。《左傳·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註》扃,車上兵闌也。

《廣韻》晚也。《岑參詩》蕭條芳歲闌。

《增韻》褪也,衰也。

《玉篇》牢也。

《廣韻》希也。飮酒半罷也。《史記·高祖紀》酒闌。《註》闌,言希也。謂飮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杜甫詩》廚人語夜闌。

《廣韻》盡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妄也。《史記·汲黯傳》文吏繩,以爲闌出財物於邊關乎。《註》闌,妄也。

無符傳出入爲闌。《史記·高祖功臣年表》陽平侯杜相夫闌出函谷關。《前漢·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註》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

腕闌。《元氏掖庭記》元靜懿皇后旦日,人獻翠腕闌。《註》闌,手鐲類。

闌干。《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闌干,猶縱橫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闌註》屬越巂郡。

《集韻》郞旰切。同。文也。或作斕。亦省。

《韻補》叶陵延切,音連。《蘇軾·遊東西巖詩》况復情所鍾,感槩萃中年。正賴絲與竹,陶寫有餘歡。常恐兒輩覺,坐令高趣闌。歡音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