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瓠固其宜

出自:明代·方孝孺《新栽柏为瓠蔓所缠令诸生披解以遂生意有作》

拼音:[ài][hù][gù][qí,jī][yí]

平仄:仄仄仄平平

青青庭前柏,䄬植芳春时。
既承雨露润,歘见云霄姿。
盛夏乏人工,眼中芜秽滋。
瓠壶引长蔓,左右缠蔽之。
晨兴试行观,沉思喟然悲。
微物凌善类,胜负关盛衰。
巨叶覆其颠,浓阴密如帷。
自非为披拆,恐使嘉树萎。
呼童操短镰,芟彼草与茨。
瓠蔓亦徐解,扶持向藩篱。
植物共有生,荣枯两无知。
贞脆本天质,生成仗人为。
仰惟玄造心,发育靡偏私。
于焉别臧否,可以人理推。
汉昭任博陆,不受群邪欺。
符坚逐仇腾,景略事业施。
用贤必远佞,果断贵无疑。
嗟余何为者,栖屑名位卑。
触物徒有怀,于时竟奚禆。
柏也材气良,取效尝患迟。
众人重口腹,爱瓠固其宜
纷纷俄顷计,落落千载期。
浩歌向苍穹,此意知者谁。

查看原文

字义

【爱】

愛【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同㤅。仁之發也。从心旡聲。

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

《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諡法》嗇於賜與曰愛。

姓。宋刺史愛申。

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小篆作㤅。

【瓠】

瓠【午集上】【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瓢也。《詩·小雅》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正字通》瓜類分甘苦二種,甘者大,苦者小。陶弘景曰:瓠或有苦者,味如膽,不可食,非別生一種也。

陸佃非。《正韻》亦作葫。

《爾雅·釋宮》康瓠謂之甈。《註》瓠壷也。《疏》說文云:破罌也。《前漢·賈誼傳》斡棄周鼎兮而寶康瓠。

《廣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義同。《禮·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釋文》瓠,戸故反。《莊子·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註》瓠,徐音護。《正字通》瓠有平去二音。孫愐唐韻,一音壷,一音護,義同。非康瓠必讀若湖,瓜瓠必讀若互。字彙音湖,器也,音互,匏也。非。

《集韻》瓠子,隄名。《前漢·武帝紀》夏四月,還祠泰山,至瓠子臨決河。《註》服䖍曰:瓠子,隄名也。在東郡白馬。蘇林曰:在鄄城以南,濮陽以北。

《集韻》亦姓。《列子·湯問篇》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

《集韻》攻乎切,音孤。瓠讘,漢侯國名,在河東。《正字通》按漢地理志有瓡讘,無瓠讘。

《集韻》黃郭切,音雘。《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註》瓠落,猶廓落。梁文帝讀。

【固】

固【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唐韻》堅也。《論語》學則不固。《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

《廣韻》再辭也。《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禮·投壺》敢固以請。《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辭也。

執一不通也。《論語》非敢爲佞也,疾固也。《孟子》固哉,高叟之爲詩也。

鄙陋也。《禮·曲禮》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註》謂鄙野不達禮也。

《哀公問》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註》固,陋也。

本然之詞。《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又》固所願也。

已然之詞。《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

常然之詞。《孟子》若固有之。

固守也。《論語》君子固窮。

姓。《說苑》有固乗。

僕固,複姓。唐有僕固懷恩。

固始,漢侯國名。成固,縣名。固陵,聚名。《後漢·郡國志》固始國,屬豫州汝南郡。成固,屬益州漢中郡。固陵,屬豫州國陽夏縣。

與錮通。《禮·月令》季冬行春令,國多固疾。《註》謂久疾不瘥也。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宜】

宜【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

《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

《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註》引爾雅,起大事,動大衆,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通作儀。《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叶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集韻》宐,隸作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