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收千古秘

出自:明代·方孝孺《送郑叔贞之成都》

拼音:[zuò][shōu][qiān][gǔ][mì,b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
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
况我?迫士,志意早衰弱。
辟如绕指金,讵耐膏火烁。
岂无骨肉亲,相望天一角。
两生万里至,讲道慰寂寞。
探奇忘旧悲,观妙有新乐。
宁知事多忤,重使叹离索。
林也前岁归,重来忘曩约。
郑子今复去,南行踰巘崿。
成都壮丽地,江水带郛郭。
山窥子美堂,云护孔明柏。
壮游岂不佳,观国资所学。
国僚尽耆俊,政简恒燕醵。
日开百金筵,坐有四方客。
擒毫歌盛美,文彩纷烜赫。
卓尔乐邦风,巍乎王者宅。
王诚天人秀,令德颜闵若。
神机尽经纬,大度蕴才略。
心融群圣言,颖铳智独觉。
坐收千古秘,万理随综错。
尚友师徽猷,姚姒靡间隔。
励精施惠政,民物沾德泽。
至化通幽明,馀恩及飞跃。
小心事天子,放意耽简策。
道积不自盈,怡怡躬吐握。
知名久伫望,前席启东阁。
立谈尽欢娱,至理无适莫。
从容倘垂问,占对慎酬酢。
为言寡朋俦,旧业愈荒落。
疑经待同勘,芜史期共削。
相须左右肱,理势不可各。
王仁极深广,夙昔受殊渥。
囊馀旧赐钱,箧有新颁帛。
身为微职绊,感叹颜面怍。
使子能输忠,宁不副所托。
金门盛才彦,德星耀井络。
翙翙白凤群,岂复少一鹤。
惟玆山南郡,士气陋且薄。
古心莫与论,积疢谁为药。
愿子早告归,离忧变欢噱。
四科洙泗道,五等成周爵。
真知苟内充,外物奚须度。
旱麓清照人,汉水浅可濯。
怀哉春服成,重继咏归作。

查看原文

注释

【坐收】1.因连坐而收监入狱。 2.谓轻易而获。
【千古】1.很长的年代:千古之业|千古奇冤|雄笔映千古。 2.对人死去的委婉说法:不意友人一朝成千古,令我悲痛不已。现常用为哀悼死者之词,多用于挽联、花圈的上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收】

收【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㧃《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

《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

《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秘】

秘【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兵媚切,音毖。密也。通作祕。

《轉注古音》蒲結切,音蹩。香草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