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霄壤隔

出自:宋代·方回《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

拼音:[rén][pǐn][xiāo][rǎng][gé]

平仄:平仄平仄平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
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
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
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
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
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
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
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
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
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
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查看原文

注释

【人品】1.人的品格。 2.人的仪表。
【霄壤】天地。多形容差距极大:霄壤之别。
【壤隔】谓相隔很远,差别很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品】

品【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丕飮切《集韻》《韻會》丕錦切,匹上聲。《說文》衆庶也。《廣韻》類也。《易·乾卦》品物流形。《疏》品類之物,流布成形。

《書·舜典》五品不遜。《疏》品爲品秩,一家之內,尊之差,卽父母兄弟子是也。

《增韻》物件曰品。《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疏》鄭元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易·巽卦》田獲三品。《註》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禮·禮器》薦不美多品。

《少儀》問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疏》品味者,殽饌也。《周禮·天官·膳夫》品嘗食。《註》品者,每物皆嘗之,道尊者也。

《韻會》品格也。《禮·檀弓》品節斯,斯之謂禮。《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

《玉篇》齊也。《周語》品其百籩。

同也。《前漢·李尋傳》百里爲品。《註》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內數度同也。

《玉篇》官品。《周語》外官不過九品。《註》九卿也。

《廣韻》式也,法也。

《廣韻》二口則生訟,三口乃能品量。

官名。《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

《廣韻》姓也。出何氏姓苑。《正字通》明有品嵒。

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予乗馹,會師于臨品。

《前漢·西域傳》戎盧國王治品城。

【霄】

霄【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雨䨘爲霄雪。从雨肖聲。齊語也。《爾雅·釋天》雨䨘爲霄。《註》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維霰。霰,冰雪雜下者,謂之霄雪。《疏》霄,卽消也。《韻會》霄雪,今人所謂濕雪也。著物則消。

《玉篇》雲氣也。《廣韻》近天氣也。《揚雄·甘泉賦》騰淸霄而軼浮景。《註》師古曰:霄,日旁氣也。

陵霄,花名。《爾雅翼》苕,陵苕,今陵霄。

奔霄,王八駿之一。見《拾遺記》。

地名。《左傳·定十四年》城莒父及霄。

國名。《拾遺記》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

姓。《正字通》韓非子有霄略。

人名。《春秋·襄十一年》楚人執鄭行人良霄。《史記·楚世家》是謂霄敖。

《集韻》仙妙切,音笑。與肖同。

《陸雲·陸丞相誄》窮化幾神,探賾衆妙。駭塵氛埃,澄響淸霄。霄,叶音笑。

叶桑何切,音莎。《道藏歌》彈璈北寒臺,七靈曜紫霄。濟濟羣仙舉,紛紛塵中羅。

叶思留切,音搜。《陸機詩》恢恢天網,飛沈是收。受兹下臣,騰光淸霄。《集韻》或作䨭㲵。

【壤】

壤【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音穰。《說文》柔土也。無塊曰壤。

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書·禹貢》咸則三壤。《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壤子猶愛子也。《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富足也。與穰同。《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傷也。《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紛錯貌。《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蓋壤,天地也。《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煩壤,糞埽之餘積也。《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蟻壤,泉穴也。《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

擊壤,古戲也。《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地名。《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註》晉地。《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註》鄭地。《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里子譖之,王欲罷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集韻》如陽切,音勷。肥土也。《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隔】

隔【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