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未兮崷崒

出自:明代·张弼《哀郑丰城辞》

拼音:[wàng][tiān][wèi][xī][qiú][zú,cuì]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望天未兮崷崒,霭流云兮霮䨴。
跂夫君兮高标,欲乘风兮拥彗。
胡轩车兮弗来,怅我行兮莫遂。
忽报书兮在傍,刺中肠兮掩泪。
白日颓兮号鸺鹠,芳菲蔫兮闻鷤䳏。
循往辙兮追维,枉良才兮下位。
尹三佐兮弗迁,屯汪洋兮洒沬。
局何参兮常铨,伊谁门兮谁馈。
骋骏足兮中庭,神骥悲鸣兮顿辔。
挥利锋兮断齑,湛卢嗟兮徒淬。
呜呼所遭则然,嗟夫君兮何悔。
亟躧履兮归来,抚故山兮松桂。
奄骑气兮上征,视素履兮弗愧。
余仰止兮无穷,托空辞兮远慰。
将黄鹄兮北南,溯长风兮中愦。

查看原文

注释

【崷崒】见"崷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望】

望【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崷】

崷【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

【崒】

崒【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慈卹切《集韻》《韻會》《正韻》昨律切,㕒。《疏》謂山巔之末,其峯巉巖也。《詩·小雅》山冢崒崩。《傳》崒,崔嵬也。《鮑昭·蕪城賦》崒若斷岸。

《唐韻》醉綏切《集韻》《類篇》遵綏切,音崔。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昨沒切,音捽。崒屼,山貌。《韻會》山危峻貌。《張衡·西京賦》嶐崛崔崒。或作崪。

《集韻》亦作卒。《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朱傳》卒,崔嵬也。謂山巔之末也。

《正字通》七醉切,音萃。《司馬相如·子虛賦》珍怪鳥獸,萬端鱗崒。叶上類。《註》言比次如魚鱗,崇積如高山,借二義擬其衆盛也。一說本作萃,鱗萃猶鱗集,賦之萃爲崒,猶詩之崒爲卒,其譌同也。《正字通》崒兼平、去、入三聲。字彙闕平聲,非。㕒,厜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