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屃遗踪岂磨灭

出自:明代·张宇初《题华山仙掌图歌》

拼音:[bì][xì][yí][zōng][qǐ,kǎi][mó,mò][miè]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太华峰,古名岳,元气扶舆兆磅礴。
根盘西极嵩岱尊,万丈苍崖倚寥廓。
斜倾半月指掌明,侧挂银河碧空落。
摩霄岋嶪张峻屏,培塿群山从良霍。
天子巡方几幸临,荒祠古宇凌千寻。
断桥远带墟渚静,老木低亚川源深。
浮云似隔钟鼓暮,铁索高悬渺烟雾。
中有仙人王子乔,虎豹为关石为户。
我朝望秋当隆平,遍遣羽士逼精诚。
遥坛瞻谒莫敢登,归复金门驰圣情。
雄辞妙刻照千古,秦汉徒誇禅梁父。
山灵川后降祯祥,宗社安隆固天府。
巨灵劈石通川流,明星玉女栖丹丘。
黄河盘涡出天际,白帝金精荧彩周。
车箱箭括通天路,我欲因之与天语。
儗招马卫驾鹿升,翠崖丹谷知何许。
手携九节杖,笑拍洪崖肩。
饥餐落雁霞,渴饮玉井莲。
紫衣朱鬓或相遇,借我茅龙飞复旋。
壶仙白首惊画绝,赑屃遗踪岂磨灭
泠风一息九万程,底须醉向峨嵋月。

查看原文

注释

【遗踪】见"遗踪"。
【磨灭】1.逐渐消失湮灭:深刻印象难以磨灭。 2.折磨:打骂磨灭|罢罢罢,也是俺这百姓的命该受这般磨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赑】

贔【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韻會》,作力之貌。《左思•吳都賦》巨鼇贔負,首冠靈山。《註》贔負,用力壯貌。

《類篇》贔作係臂。

與奰同。《詩•大雅》內奰于中國。《傳》奰,怒也。不醉而怒曰奰。《疏》正義曰:西京賦云:巨靈奰屭,以流河曲。則奰者怒而目作氣之貌,不醉而怒者,承上醉字也。〔《玉篇》贔負,作力貌。〕 謹照原文贔負改為贔屓。〔《張衡•西京賦》巨靈贔屭。《註》贔字。

【屃】

屓【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虛器切。同屭省,贔屓,作力也。

臥息也。

【遗】

遺【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夷。《說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遺。《註》用心弘大,無所遺棄也。《詩·小雅》棄予如遺。《註》言忘去不復存省也。《周禮·秋官·司刺》三曰遺忘。

《正韻》失也。《前漢·賈誼傳》功不遺矣。《後漢·桓榮傳》慮無遺計。

《集韻》餘也。《禮·樂記》有遺音者矣。《註》有不盡之音。《屈原·離騷》依彭咸之遺則。《註》遺,餘也。

留也。《書·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左傳·昭十九年》古之遺愛也。

《字彙補》便旋也。《前漢·東方朔傳》小遺殿上。《南史·謝幾卿傳》小遺沾令史。《註》卽俗言小便也。

《正字通》遺遺,與委蛇通。《戰國策》出遺遺之門。《註》言其路逶迤也。《管子·樞言篇》遺遺乎若有從治。

姓。魯費宰南遺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以醉切,遺去聲。投贈也,餽也。《周禮·地官·遺人註》以物有所餽遺也。《左傳·隱元年》請以遺之。

《玉篇》余恚切《正韻》于位切,。

《集韻》徐醉切,音遂。盈之切,音怡。愈水切,音唯。義同。

《集韻》《韻會》旬爲切《等韻》似爲切。與隨同。謙以下人也。《詩·小雅》莫肯下遺。《註》遺,音隨。

【踪】

蹤【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將容切,音從。《玉篇》跡也。《釋名》從也。人形從之也。《前漢·揚雄傳》躡三皇之高蹤。○按《說文》無蹤字,古皆以縱爲蹤。詳糸部縱字註。

《韻補》叶卽王切,音匡。《陸雲·陸府君誄》耽精遐奧,肆志篇章。仰咨遺訓,思齊曩蹤。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磨】

磨【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摩。《說文》本作䃺。《爾雅·釋器》石謂之磨。《詩·衞風》如琢如磨。

去聲。《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音塺。《說文》石磑也。《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天文志》如蟻旋磨。

《韻會》通作摩。《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梅福傳》厲世摩鈍。

地名。《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灭】

滅【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

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