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檄无烦借孔璋

出自:明代·张元凯《忆闽中旧游有序》

拼音:[cǎo][xí][wú][fán][jiè][kǒng][zhāng]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忆昔海波乍飞扬,长鲸吐雾白日黄。
家君作镇闽之疆,手提三尺擒其王。
幕中尽举万年觞,铙歌凯曲何铿锵。
从军未许称王粲,草檄无烦借孔璋
曰余小子不好武,当筵漫学赋鹦鹉。
细柳营前羽戟閒,芙蓉幔里蛾眉妩。
玉勒骄嘶踏落花,银筝缓调鸣朱户。
枚皋诙笑类俳优,束晰嫚戏能消愁。
斗鸡蹴鞠沉里巷,射麋罝兔空山丘。
喜为豪士岸白帻,曾见胞人傅绿韝。
贵游造请刺磨灭,博徒之辈聊延结。
大道相逢脱佩钩,交欢岂必归金埒。
青州从事玉液香,红绡荔子冰肌洁。
垆头且醉郑樱桃,一曲新声夜月高。
怀中自有明珠卖,座客何须绿绮挑。
少年行乐常如此,宁知花谢秋风起。
拂衣长揖武夷君,扁舟直指吴江水。
归来寂寞夫差城,年华屡傍五柳更。
蓼莪再读涕泗盈,于今白发有几茎。
怀谗抱谮日不平,我思旧游歌且行。
匣中夜夜双龙鸣,犹堪报国图峥嵘。

查看原文

注释

【草檄】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
【无烦】不需烦劳;不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檄】

檄【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爲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前漢·申屠嘉傳》爲檄召通。

有急,則加以雞羽揷之,示速疾也。《史記·漢高紀》以羽檄徵天下兵。

《韻會》陳彼之惡,說此之德,曉諭百姓之書也。

曰:檄,皎也,明言此使令皎然而識也。漢《司馬相如·諭巴蜀檄》、魏《陳琳·討曹操檄》皆是。

《逸雅》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

長檄,印封長牒也。《後漢·安帝紀》民窮困道路,欲歸本郡,在所爲封長檄。

檄櫂直上。《爾雅·釋木》無枝爲檄。

檄糴,疾貌。《嵆康·琴賦》懰檄糴以奔邀。

《唐韻》胡敎切,音效。《郭璞·蜜蜂賦》誅戮峻于鈇鉞,招徵速乎羽檄。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烦】

煩【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樊。《說文》熱頭痛也。

《增韻》不也。《書·說命》禮煩則亂。

《玉篇》干煩也。《左傳·僖二十九年》敢以煩執事。

《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煩,勞也。

《左傳·定二年》嘖有煩言。《註》煩,言忿爭。

《增韻》悶也。《史記·倉公傳》病使人煩懣。

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註》徐廣曰:煩鶩,一作番䴌。《漢書·音義》煩鶩,鳧也。郭璞云:煩鶩,鴨屬。

地名。《戰國策》襲燕樓煩數縣。《註》樓煩,屬鴈門。

叶符筠切。《陳琳·大暑賦》料救藥之千百兮,祇累熱而增煩。燿靈管之匪念兮,將損性而傷神。

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賦》淡淸靜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煩,意似近而旣遠,若將來而復旋。《嵆康·琴賦》更唱迭奏,聲若自然,流楚窈窕,懲躁雪煩。

【借】

借【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

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設辭。《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

與藉耤通。

與假通。《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註》下音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隸省作借,別作徣。

【孔】

孔【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鳥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甚也。《詩·小雅》德音孔昭。《書·禹貢》九江孔殷。《註》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穴也。《爾雅·釋詁》孔,閒也。《疏》謂閒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圅人》眡其鑽空而惌。《史記·舜本紀》爲匿空旁出。《註》空卽孔。

空也。通也。《老子·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註》謂空虛能容也。

《揚子·太經》孔道夷如。《註》孔道,通道也。

鳥名。《山海經》南方多孔烏。

姓。《廣韻》殷湯之後。本自帝嚳狄吞乙卵而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爲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

【璋】

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章。《說文》剡上爲圭,半圭爲璋。禮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徐曰》剡削之也。《詩·小雅》載弄之璋。《傳》半圭曰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禮南方。玉人之事,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又》璋邸射。《註》射,剡出者,邸射,剡而出也。

祭祀之禮,王祼以圭瓚,諸臣助之亞祼以璋瓚,左右奉之。《詩·大雅》濟濟辟王,左右奉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