腷腷膞膞叩头虫

出自:元代·宋褧《两头纤纤 其一》

拼音:[bì][bì][zhuān,chuán,chún,zhuǎn][zhuān,chuán,chún,zhuǎn][kòu][tóu,tou][chóng]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两头纤纤豪矢鬃,半白半黑月蚀空。
腷腷膞膞叩头虫,磊磊落落真英雄。

查看原文

注释

【叩头】磕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腷】

腷【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符逼切《集韻》弼力切,音愎。《廣韻》腷臆,意不泄也。《古兩頭纖纖詩》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集韻》或作服。

【膞】

膞【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市沇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乳兗切,音轉。《說文》切肉也。《廣韻》細割也。《博雅》膞,臠也。

《正韻》腓膞,腸也。

一挺肉亦曰膞。《淮南子·說林訓》一膞炭熯,掇之則爛指。《註》一膞,一挺也。膞,音轉。

人名。《史記·外戚世家》有男一人,爲昌邑王。《註》名膞。

《廣韻》旨兗切《集韻》豎兗切《正韻》止兗切,音腨。義同。

《集韻》殊倫切,音純。股骨也。《儀禮·少牢饋食禮》升羊豕肩臂臑膞胳。《註》髀下爲膞,猶前足之臂。膞下爲胳,猶前足之臑也。《釋文》音純。亦讀之兗反。

《集韻》《韻會》淳沿切,音遄。陶人作器具。《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器中膞。《註》膞,鄭康成讀如車輇之輇。

《廣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音專。膞,鳥胃也。

《集韻》食川切,音船。義同。

【叩】

叩【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集韻》《韻會》《正韻》。《玉篇》叩,擊也。《禮·學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論語》以杖叩其脛。《公羊傳·僖十九年》其用之社奈何,蓋叩其鼻以血社也。《史記·秦始皇紀》叩關而攻秦。

《集韻》以手至首也。《正字通》稽顙曰叩首。《前漢·李陵傳》叩頭自請。

《韻會》問也,發也。《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疏》叩,發動也。

《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音口。《廣韻》叩頭。

《正韻》問也。本作。

《廣韻》與扣同。亦擊也。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婦女纍纍,啼哭拜叩。手音暑。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虫】

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許偉切《集韻》詡鬼切,音种。《說文》从三虫,象形。凡蟲之屬皆从蟲。《大戴禮》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外骨內骨,郤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胷鳴者,謂之小蟲之屬,以爲雕琢。《大戴禮》二九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化也。《荀子·勸學篇》肉腐出蟲。

《詩·大雅》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也。

桃蟲,鳥名。《詩·周頌》肇允彼桃蟲。《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

《書·益稷》華蟲作繪。《孔註》雉也。

地名。《左傳·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三月。《註》蟲,邾邑。

書名。《魏志·裴松之註》邯鄲淳善蒼雅蟲篆。

姓。《前漢·功臣表》曲成侯蟲達。

直衆切,音仲。與蚛同,蟲食物也。

《集韻》徒冬切,音彤。《爾雅·釋訓》爞爞,薰也。爞或作蟲。《羣經音辨》蘊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韻會》俗作虫,非。(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