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白玉京

出自:明代·孙蕡《琪琳夜宿联句一百韵》

拼音:[xuán][guān][bái][yù][jī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紫府黄金榜,玄关白玉京
偶寻方外侣,因识静中情。
夕景低崇阙,秋光澹列甍。
宛闻天籁杳,浑觉世尘清。
缥缈群真下,森罗万象呈。
勾陈联上界,析木近前荣。
竹炫湘川叶,荃扬楚畹英。
幡幢行道影,环佩步虚声。
桂露蟾光湿,松涛鹤梦惊。
古囊缄绿绮,阴壁倚苍精。
净几从容凭,佳篇取次赓。
奚童髽发秀,仙客氅衣轻。
顿使心期旷,从知境界宏。
堂因众妙扁,轩以得閒名。
宴坐咸嘉会,兴言忆旧盟。
丰姿初得睹,怀抱即相倾。
友谊芝兰契,文声铁石铮。
乡关虽异县,年齿幸同庚。
才迈谁能匹,情亲我所兄。
长游期楚蜀,任侠拟幽并。
雅结南园社,狂为北郭行。
山风红叱拨,野日锦繁缨。
博带皆时彦,高筵即上卿。
柳塘晴睡鸭,杏圃暖啼莺。
南内霓裳曲,梁州雁柱筝。
风流追谢脁,俊逸到阴铿。
刻烛催长句,飞筹促巨觥。
欢娱随地有,意气抗霄峥。
乐事俄成梦,忧端忽谩生。
秦楼丝管歇,越峤鼓鼙兴。
培嵝封屯蚁,沧溟吼怒鲸。
孤城寻劫火,万姓转饥坑。
奔走羞徒步,艰危学避兵。
彭衙愁杜甫,战国老侯嬴。
袖贮生毛刺,家馀折脚铛。
娇婴须橡栗,邻妪遗蔓菁。
旧绣裁新褐,寒灯翳短檠。
苦心灰一寸,吟鬓雪千茎。
养志悲华黍,伤时赋代樱。
草玄供寂寞,居素保幽贞。
世态何多易,人情实饱更。
驽骀先历块,嫫母妒倾城。
康瓠迷周鼎,淫哇乱帝韺。
含沙丛毒蜮,触气捷飞虻。
默处忧心悄,傍观怒目瞠。
猛然思奋迅,郁尔困拘狞。
旅邸荣枯枕,秋棋黑白枰。
正怀三月吊,复有二天帡。
左相通书速,群僚倒屣迎。
剧谈劳过许,吾道赖遄亨。
楚楚红莲幕,团团翠柳营。
前茅瞻白羽,后劲拥玄旌。
尚想从军乐,深惭待士诚。
价酬千里骏,食共五侯鲭。
祖逖心何壮,陈琳伎善鸣。
闻鸡三尺动,倚马万言成。
勋业祇如此,行藏莫重评。
岛夷新版籍,烟雨旧柴扃。
凤历颁洪武,鸿图启大明。
包茅输禹贡,卉服奉周正。
黄道三台正,苍穹八柱擎。
文臣登稷契,武将拜韩彭。
恢拓神应助,提封孰敢争。
大荒空朔漠,平楚露搀抢。
闽土妖氛净,钟陵王气横。
隆恩光岳渎,至礼庆宗祊。
貔虎分环卫,蛟龙对拱楹。
河沉汉后璧,庙列吕公璜。
交阯来驯象,雕题进语莺。
堪舆欣有戴,师旅遂无征。
边翰开华省,名臣秉重衡。
远猷咨上士,深惠洽疲氓。
自念予生息,于今睹治平。
屠羊安返肆,买犊事归耕。
栗里山无数,桃源水一泓。
垦田先种秫,结屋便诛藑。
故作深林隔,还从曲港萦。
风萝猿叠叠,云木鸟嘤嘤。
径狭交平仲,洲回接杜蘅。
断崖攲削铁,悬瀑碎飞琼。
冉冉松吹粉,娟娟笋脱绷。
草寒愁格磔,沙霁喜鵁鶄。
鱼网樵青结,禾船稚子撑。
物情俱自得,吾意岂求赢。
药裹从堆案,书签或满棚。
绳床低窣兀,石鼎小彭脝。
隐具家粗足,闲工日计程。
梯岩探野蜜,堰水捣香粳。
紫斸蹲鸱芋,红收荐蟹橙。
缺篱添补竹,荒圃剩移柽。
陶令茅柴酒,东坡骨董羹。
任真形放浪,坐懒发鬅鬙。
更学丹砂诀,长离世网婴。
御风求抱朴,缩地候茅盈。
绮食青精饭,黄茅紫石瑛。
凌虚朝日表,观化睨天精。
蠢蠢哀群动,飘飘隘八纮。
瑶池传鸟信,缑岭度鸾笙。
弱水秋初浅,清都夜正晴。
寄言萧羽士,来此共蓬瀛。

查看原文

注释

【玄关】1.佛教称入道的法门。 2.泛指门户。
【关白】1.报告。 2.通知;通告。 3.日本平安时代官名。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关白握有实权。
【白玉】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2.喻指豆腐。
【玉京】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2.泛指仙都。 3.指帝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玄】

泫【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

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

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

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

《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

《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

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关】

關【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還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還切,音瘝。《說文》以木橫持門戸也。《韻會》要會也。

《玉篇》扃也。《正韻》塞門也,門牡也。

關津。《周禮·地官·司關》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聮門市。《註》界上之門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

墓門也。《周禮·春官·巾車》及墓,嘑啓關陳車。《註》關,墓門也。

《集韻》通也。《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關通衡石之用,使之和平。《易·同人註》雖是同人卦下之辭,不關六二之義。

《韻會》關,所以閉也。《楚辭·招魂》虎豹九關。《註》使神虎豹,執其關閉。

《正字通》關策,猶關說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有所關說于景帝。

《博雅》驛也。

塞也。

《正韻》戾機也。

聮絡也。

涉也。《後漢·張升傳》升少好學,多關覽。《註》關,涉也。

由也。《前漢·董仲舒傳》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註》關,由也。

穿也。《禮·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疏》關,穿也。

三關。《淮南子·主術訓》三關者,不可不愼守,謂耳目口不當妄視聽言也。

關藏。《荀悅·申鑒》善養性者得其和,鄰臍三寸謂之關。關藏呼吸,以受四氣也。

關脉。《史記·倉公傳》少陽初關一分。《註》脉經云: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從寸至尺,名曰尺,澤后尺前名曰關。陽出隂入,以關爲界。

關孔。《周禮·冬官·車人·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首註》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疏》漢時斧近刃,皆以剛鐵爲之。

以柄關孔。

《史記·封禪書》因巫爲主人,關飮食。○按關卽索字意。

《韻會》閒關,崎嶇屈轉貌。《後漢·荀彧傳》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武。

《正韻》關白也。《前漢·王褒傳》進退得關其忠。

《正字通》閒關,車也。

《正字通》關關,鳥鳴聲。《詩·周南》關關雎鳩。《傳》關關,和聲也。

斧名。《後漢·馬融傳》揚關斧。《註》關斧,斧名也。

地名。《史記·項羽紀》行略定秦地函谷關。《前漢·高帝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註》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

《集韻》亦姓。

《集韻》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彎。《集韻》持弓關矢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將注豹則關矣。《註》關,引弓。《釋文》烏環反。《孟子》越人關弓而射之。

《韻補》叶圭懸切,音涓。《劉歆·遂初賦》馳大行之嚴防,入天井之喬關。望庭燧之皦皦,飛旌旐之翩翩。《盧諶·懷古詩》藺生在下位,繆子稱其賢。奉辭馳出境,伏軾徑入關。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玉】

玉【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

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京】

京【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大也。《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

《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數名。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姓。漢京房,宋京鏜。

與原同。《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

人名。《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

與鯨同。《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與强同。《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强。《莊子註》作禺京。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詩·小雅》憂心京京,叶上將下痒。《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註》京猶齊也。卿音羌。

相关诗句
来此共蓬瀛 寄言萧羽士 清都夜正晴 弱水秋初浅 缑岭度鸾笙 瑶池传鸟信 飘飘隘八纮 蠢蠢哀群动 观化睨天精 凌虚朝日表 黄茅紫石瑛 绮食青精饭 缩地候茅盈 御风求抱朴 长离世网婴 更学丹砂诀 坐懒发鬅鬙 任真形放浪 东坡骨董羹 陶令茅柴酒 荒圃剩移柽 缺篱添补竹 红收荐蟹橙 紫斸蹲鸱芋 堰水捣香粳 梯岩探野蜜 闲工日计程 隐具家粗足 石鼎小彭脝 绳床低窣兀 书签或满棚 药裹从堆案 吾意岂求赢 物情俱自得 禾船稚子撑 鱼网樵青结 沙霁喜鵁鶄 草寒愁格磔 娟娟笋脱绷 冉冉松吹粉 悬瀑碎飞琼 断崖攲削铁 洲回接杜蘅 径狭交平仲 云木鸟嘤嘤 风萝猿叠叠 还从曲港萦 故作深林隔 结屋便诛藑 垦田先种秫 桃源水一泓 栗里山无数 买犊事归耕 屠羊安返肆 于今睹治平 自念予生息 深惠洽疲氓 远猷咨上士 名臣秉重衡 边翰开华省 师旅遂无征 堪舆欣有戴 雕题进语莺 交阯来驯象 庙列吕公璜 河沉汉后璧 蛟龙对拱楹 貔虎分环卫 至礼庆宗祊 隆恩光岳渎 钟陵王气横 闽土妖氛净 平楚露搀抢 大荒空朔漠 提封孰敢争 恢拓神应助 武将拜韩彭 文臣登稷契 苍穹八柱擎 黄道三台正 卉服奉周正 包茅输禹贡 鸿图启大明 凤历颁洪武 烟雨旧柴扃 岛夷新版籍 行藏莫重评 勋业祇如此 倚马万言成 闻鸡三尺动 陈琳伎善鸣 祖逖心何壮 食共五侯鲭 价酬千里骏 深惭待士诚 尚想从军乐 后劲拥玄旌 前茅瞻白羽 团团翠柳营 楚楚红莲幕 吾道赖遄亨 剧谈劳过许 群僚倒屣迎 左相通书速 复有二天帡 正怀三月吊 秋棋黑白枰 旅邸荣枯枕 郁尔困拘狞 猛然思奋迅 傍观怒目瞠 默处忧心悄 触气捷飞虻 含沙丛毒蜮 淫哇乱帝韺 康瓠迷周鼎 嫫母妒倾城 驽骀先历块 人情实饱更 世态何多易 居素保幽贞 草玄供寂寞 伤时赋代樱 养志悲华黍 吟鬓雪千茎 苦心灰一寸 寒灯翳短檠 旧绣裁新褐 邻妪遗蔓菁 娇婴须橡栗 家馀折脚铛 袖贮生毛刺 战国老侯嬴 彭衙愁杜甫 艰危学避兵 奔走羞徒步 万姓转饥坑 孤城寻劫火 沧溟吼怒鲸 培嵝封屯蚁 越峤鼓鼙兴 秦楼丝管歇 忧端忽谩生 乐事俄成梦 意气抗霄峥 欢娱随地有 飞筹促巨觥 刻烛催长句 俊逸到阴铿 风流追谢脁 梁州雁柱筝 南内霓裳曲 杏圃暖啼莺 柳塘晴睡鸭 高筵即上卿 博带皆时彦 野日锦繁缨 山风红叱拨 狂为北郭行 雅结南园社 任侠拟幽并 长游期楚蜀 情亲我所兄 才迈谁能匹 年齿幸同庚 乡关虽异县 文声铁石铮 友谊芝兰契 怀抱即相倾 丰姿初得睹 兴言忆旧盟 宴坐咸嘉会 轩以得閒名 堂因众妙扁 从知境界宏 顿使心期旷 仙客氅衣轻 奚童髽发秀 佳篇取次赓 净几从容凭 阴壁倚苍精 古囊缄绿绮 松涛鹤梦惊 桂露蟾光湿 环佩步虚声 幡幢行道影 荃扬楚畹英 竹炫湘川叶 析木近前荣 勾陈联上界 森罗万象呈 缥缈群真下 浑觉世尘清 宛闻天籁杳 秋光澹列甍 夕景低崇阙 因识静中情 偶寻方外侣 玄关白玉京 紫府黄金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