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仆亦忻忻

出自:明代·孙承恩《题张阳峰太史卷》

拼音:[tóng,zhuàng][pū,pú][yì][xīn][x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唶唶复唶唶,集我檐前鸣。
严翁且至止,棨戟临门庭。
两年隔天涯,瞻云每茕茕。
今朝拜膝下,高堂溢欢声。
翁既载欣慰,有子沐恩荣。
昔著青衫别,今来锦衣迎。
儿亦载欣止,承颜慰私情。
昔别固康强,今来倍精明。
子归亦忻忻,中庖出珍烹。
僮仆亦忻忻,趋跄奉杯觥。
孙枝复荣秀,兰芽睹宁馨。
怡怡子父欢,天伦乐难名。
相过日无虚,杂遝皆朝英。
陈樽与列俎,击鼓还吹笙。
人事苦难齐,此乐鲜得并。
因兹感余怀,涕泪沾冠缨。

查看原文

注释

【僮仆】仆役。
【忻忻】1.欣喜得意貌。 2.兴旺貌;兴盛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僮】

僮【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未冠也。

《前漢·衞靑傳註》僮者,婢妾之總稱。《史記·貨殖傳》卓王孫家僮八百人。《前漢·張安世傳》僮七百人,皆有手技。《玉篇》僮幼迷荒者。《詩·鄭風》狂僮之狂也且。《傳》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僮,癡也。今爲童。

無知貌。《揚子·太玄經》物僮然未有知。

竦敬貌。《詩·召南》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縣名。《前漢·地理志》徐,僮,取慮三縣名,屬臨淮郡。

姓。漢交趾刺史僮尹。《鄭樵·族略》卽童姓。或从人,以別其族。《韻會》《說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仆】

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偃也,僵也。《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

《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忻】

忻【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許斤切,音欣。《說文》闓也。《史記·周本紀》姜嫄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

姓。五代有進士忻彪。

叶虛言切,音軒。《韓愈·孟東野失子詩》闖然入其戸,三稱天之言。再拜謝元夫,收悲以歡忻。《類篇》本作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