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黾蜌螷喧两厢

出自:明代·孙承恩《南院屋敝甚雨至辄漏戏呈石庵南山二司空》

拼音:[wā][mǐn,miǎn,měng][bì][pí][xuān][liǎng][xiāng]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三日三夜雨如注,黯黯沉沉还弗休。
黑云如山压厚地,广衢积潦堪行舟。
中庭忽漫成陂塘,蛙黾蜌螷喧两厢
阴阴湿气凝不散,蜗牛鼠妇升颓墙。
古屋此时漏交下,点滴初闻渐飘洒。
长日终宵陆续声,补葺隙罅谁能者。
童儿婢子驱纷然,盆罂瓮盎列满前。
支东备西不暇给,沮洳泞淖连堂轩。
书册纵横乱堆几,颠倒衾帏与衣屦。
静坐须教昼屡兴,俯榻还惊夜三徙。
抑心耐事理则然,独虞覆压心悬悬。
兴颓补弊赖公力,莫教蹉跎遗后艰。

查看原文

注释

【蛙黾】即蛙。亦指蛙声。
【两厢】1.两边的厢房。 2.两旁:站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蛙】

蛙【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哇。《說文》蝦蟆屬。《本草》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靑綠色,尖觜細腹,俗謂之靑蛙。亦有背作黃路者,謂之金線蛙。《尹文子·大道上篇》路逢怒蛙而軾之。《前漢·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蟆羣鬭。

《韻會》淫也。《前漢·王莽傳》紫色蛙聲。《註》淫蛙之聲。

烏蝸切,音哇。義同。本作䖯。或書作鼃。別詳黽部。

【黾】

黾【亥集下】【黽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正字通》俗黽字。

作,亦非。

【蜌】

蜌【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部禮切,音陛。《玉篇》蚌長者。《字林》小蛤也。《爾雅·釋魚》蜌蠯。《註》今江東呼蚌長而狹者爲蠯。《本草》馬刀,一名蜌,生江漢,長六七寸,食其肉似蚌,今人多不識。大抵似今蝏䗒。

海蜌,卽淡菜,一名東海夫人,生東南海中。

【螷】

螷【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頻彌切,音陴。蚌狹而長者爲螷。

白猛切,音。

【喧】

喧【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

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厢】

廂【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箱。《說文》廊也。《玉篇》東西序也。《史記·周昌傳》呂后側耳於東廂聽。《註》殿東堂也。索隱曰:正寢之東西室,皆號曰廂,言似箱篋之形。

通作箱。《儀禮·公食大夫禮》公揖退于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