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介绝俗

出自:明代·孙承恩《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五 元鲁山》

拼音:[qīng][jiè][jué][sú]

平仄:平仄平平

元子大雅,制行纯笃。
孝友配古,清介绝俗
浑朴外著,英华内韬。
人接眉宇,鄙吝自消。

查看原文

注释

【清介】清正耿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清】

圊【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介】

介【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際也。《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傳》介謂辨別之端。《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助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大也。《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爾雅·釋詁》介,善也。

因也。《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

《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揚子·方言》介,特也。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小也。《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

閒厠也。古者主有,客有介。《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隔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註》介,隔也。迫近國都之關。

貴介。《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保介,農官之副。《詩·周頌》嗟嗟保介。

凡堅確不拔亦曰介。《易·豫卦》介于石。《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介介,猶耿耿也。《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側畔也。《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一夫曰一介。《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兵甲也。《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水鱗甲亦曰鱗介。《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註》介,東夷國。葛盧,名。

姓。晉介之推。

與芥同。《前漢·元后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叶居吏切,音記。《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說文》作爪,从人介于八之中。《正譌》爪,分畫也,限也。从人从八,分辨之義。別作个。詳丨部个字註。

【绝】

絕【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

《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

《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絕,落也。

《集韻》租悅切,音茁。義同。

《韻補》叶此芮切。《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叶勢。

【俗】

俗【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圱《唐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續。習也。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釋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禮·曲禮》禮從宜,使從俗。

《周禮·天官》八則治都鄙,六曰禮俗,以馭其民。

不雅曰俗。《黃庭堅曰》士俗不可醫。或問不俗之狀,庭堅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說文》从人,谷聲。《徐曰》俗之言續也。轉相習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